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剧评界呼唤正能量

http://www.newdu.com 2018-06-25 中国文化报 柏岳 参加讨论

    戏剧本来是最“大众”的艺术,看戏是普通大众非常热衷的艺术欣赏活动,尤其是中国,昔日的戏剧是和民众的生活甚至与民众的生命连接在一起的。如果没有戏剧,日子一定会极其无聊黯淡。然而,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戏剧却成了“小众”的甚至是“微众”的艺术,绝大多数人对戏剧已经失去了兴趣,进入剧场的人,仅占总人口的千分之四五。假若没有国家、省市艺术资金和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无论是戏曲、话剧、歌剧,还是舞剧、木偶戏、滑稽戏等,其剧团与演员都难以靠演出的票房为生。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是大众不喜欢戏剧这一艺术形式了,也不是因为人们的兴趣全部转移到电影、电视等艺术形式上去了,而是很少出现能够满足他们审美趣味、让他们产生审美快感的剧目。造成舞台上“好戏”不多的状况的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戏剧批评也要负一定的责任。
    当下的戏剧批评就其种类来说,比过去丰富多了,大体上有三类:有学者的批评、媒体记者的批评和大众的批评。批评发表的形式一般有四种:专业的学术杂志、面向大众的报刊、剧团或剧团委托相关单位组织的研讨会、观众之间可以交流互动的网络。
    就批评的“声音”与批评的文章来说,不可谓不多,只要是地市级以上剧团或较有影响的剧团出品的剧目,就会得到批评界程度不等的反映,因此,“缺席”之说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问题是,“好评”比之“好戏”更少,在批评的平台上多是“缺知之评”“缺美之评”,甚至是“缺德之评”。
    所谓“缺知之评”,就是评论者的知识修养不足以做一个戏剧评论者。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所谓评论家的评论观点,基本上是“老生常谈”,无非是剧目取材的角度、思想意义、人物形象的塑造、戏剧冲突的设置、语言是否个性化之类,将他们对某一个剧目的评论内容,换成另一个剧目的名字,照样可以成立,真可谓 “以不变应万变”。就戏曲而言,他们不了解剧目所依托的剧种的历史、艺术特征、代表性剧目,更不了解其声腔与表演特色,仅凭戏剧理论的几个概念就妄加判断、衡量高低,其“评论”自然是“空话”“套话”“假话”的堆砌。如果说评析艺术形式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的话,那么,对故事内容的评论,对知识的要求就低得多了。然而,一些评论者亦表现出惊人的“缺知”。剧目反映红军西路军的历史,可评论者对西路军的了解还仅仅停留在李天焕的报告文学《气壮山河》上;剧目歌颂敦煌的守护者常书鸿,评论者却对敦煌学的常识一无所知。
    编剧、表演是创造性的劳动,评论也是创造性的劳动,而创造性劳动,要想获得成果,就必须下苦功夫。可有些评论者却只想不劳而获,他们只到剧场看一场戏,甚至连剧场也不去,只看看剧本,更不去搜集、研究与剧目题材相关的资料,不去了解剧作者的创作动机,不去研究唱腔有什么优长和不足之处,不去思考舞美对于题材、表演是否合适,就想以自己的一知半解、甚至无知无解,来评论剧目,欲以己昏昏而使人昭昭,岂非笑话?
    所谓“缺美之评”,就是不以戏剧审美的眼光来评论戏剧。即如戏曲,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美不同于诗歌之美、小说之美,也不同于影视之美、歌剧之美、舞剧之美。它的美由剧旨美、故事美、扮相美、唱腔美、身段美、技艺美、语言美、舞台美等多种美融合而成。仅以巾生的扮相与情态为例:头戴着两根飘带的文生巾,穿一袭绣着梅花或柳枝图案的褶子,着红色的彩裤,脚蹬一双黑色的靴子,手拿一把扇子或一卷书,整个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他们长短适中,瘦而不枯,白白净净,清清爽爽,温文尔雅,举止飘逸。朝台上一站,那就是玉树临风的潘安;向众人一望,你不得不承认那是理想男人的标准之一。他们都是爱情剧中的男主角,温柔多情,善解人意,出口成章,才华出众。对于心仪的女孩子,怜香惜玉之心,绝无仅有;坚贞不渝之情,古今难寻。那种熠熠生辉的俊美形象能让观众生出难以名状的美感。好的戏曲剧评就应该将一部剧目的这些美揭示出来,或将不美的原因分析出来。可许多剧评完全成了政治评论、历史评论、社会评论,就是从文学的角度去评论,与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没有什么区别。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许多评论者对于戏剧来说,还是个“外行”,他们不知道如何进行戏剧的审美,对戏剧之“美”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有的所谓的戏剧“评论家”甚至内心里就不喜欢看戏,把到剧场看戏当作是一个负担,对于戏剧之美是隔膜的、拒绝的。所以,他们多不是站在戏剧本体的立场上来进行评论,而是非戏剧化的,把专业的戏剧批评变成了政治、文学、文化、历史、心理学等的批评。
    剧评界甚至还有“缺德之评”存在,就是违背良心和违反职业道德的剧评。虽然没有到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的程度,但是,这些表现则是普遍的:明明是质量下乘之作,缺陷明显,连自己也不喜欢,却挖空心思地从剧目中找出优点亮点,并一二三四地排列出来,最后,“劝百而讽一”,不痛不痒地说出一两个“白璧”上的“瑕点”;明明是中上乘之作,普通观众看戏时反响热烈,社会上也有良好的评价,却凭借着自己的话语权力,有意识地依据所谓的政治标准与文艺理论,横挑鼻子竖挑眼,说这也不是,那也不是。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自封或他封为戏剧“评论家”的人,或抹不开人情,或拿了人家的“好处”,或不想自己被剔出“利益共同体圈子”,或希图以“毒舌”而爆得大名,甚至有打压竞争对手之嫌。
    “缺知”“缺美”“缺德”的戏剧批评,其危害性是很大的,它让观众对剧评界失去信任,让戏剧界的编、导、演、音、美等演职人员轻视甚至忽视剧评界的声音,让政府不再以剧评界的观点、意见作为制定戏剧政策的依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