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公共领域”与“革命批评”话语——论伊格尔顿《批评的功能》中的政治性(2)

http://www.newdu.com 2018-06-25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乔国强 参加讨论

    二、“公共领域”的政治内涵
    正如前文所说,“公共领域”一词并非伊格尔顿的独创,而是从哈贝马斯那里借来的。他在借用过程中直接衔接不是他所倡导的批评模式,而是欧洲17、18世纪的现代批评。从这种衔接的切入点和论述的方式来看,他在书中对这个概念的使用和论述有些含混模糊。结合整部书论述和观点来看,伊格尔顿“公共领域”的内涵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公共领域”是一个有着特定价值指认的概念,即它是一种政治共同体的象征。这样说的理由有两个:第一,伊格尔顿写作该书的目的,就是要探讨批评到底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应该说,这原本不是政治问题,而是学术问题,可以从多视角、多层面切入进来研究。然而伊格尔顿却化复杂为简单,他选择了从社会政治层面进入到文学批评的功能中来,而且毫无迂回地宣称,欧洲“现代批评源自于反对绝对主义国家的斗争之中”。⑨经过伊格尔顿这样一个旗帜鲜明的衔接,原本一个复杂的学术问题便演变成一个“反对绝对主义国家”的政治问题。第二,该处所谓“反对绝对主义国家的斗争”,既是指发生在现实社会中的一场场的具体斗争,更是一种“斗争”话语空间的喻指,正如伊格尔顿在书的一开篇所说:“欧洲现代批评起源于同绝对主义国家所作的一场斗争。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专制政权内部开始为自己开拓独特的话语空间,倡导理性判断和启蒙批判,抵制威权政治的残酷法令。”⑩这个“抵制威权政治”、倡导“理性判断”的话语空间,就是伊格尔顿语境中的那个“公共空间”。这样判断的依据,是伊格尔顿在接下来的文中,一方面借哈贝马斯的话界定了何谓“公共领域”;另一方面还指出,这是“一个有凝聚力的团体”,“会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11)他在交代清楚“公共领域”的基本职能就是与“威权政治的残酷法令”作斗争的基础上,借用彼得·霍恩达(Peter Hohendahl)的话总结说:“批评的概念不可能从公共领域制度中剥离出去……从历史上看,文学批评的现代概念与18世纪早期自由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兴起密切相关。文学服务于中产阶级的解放运动,是助其获得自尊,清楚表达反对绝对主义政权和等级社会的人性要求的一种工具。”(12)毋庸置疑,这个与“公共领域”紧密相关,或者说是建立在“公共领域”基础上的文学、文学批评概念,就是一个从属于政治的概念。还原到文学范畴中来,文学和文学批评都是从属于实现社会理想的一种舆论工具。
    其次,从所包括的社会成员来说,伊格尔顿的“公共领域”的“公共”,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社会里所有人的“公共”,而是特定阶层的一个指称。他认为,存在于欧洲17、18世纪社会中的“公共领域”是属于资产阶级的,即占据这个“公共领域”的主体是有产者。而无产者也就是普通民众,在这个政治共同体中处于缺席的状态。诚如他说:“国家——整个社会实际上等同于统治阶级;只有那些掌握头衔理性说话的人,因此只有有产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成员。……普通民众的语言不能真正算作是‘普通语言’……‘并不属于那个真实的语言共同体’,所以他们也不真正构成那个政治共同体。”(13)由上述引文不难看出,伊格尔顿把社会成员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统治阶级”,即“有产者”,这类人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成员”;另一类是“普通民众”,即“无产者”,他们则“并不属于那个真实地语言共同体”(14),只不过是那个社会“政治共同体”的编外人员。显然,“公共空间”在伊格尔顿的批评语境中不仅是政治的概念,还是阶级的概念,是社会成员两大阵营划分的象征。
    再次,在“公共领域”的基础之上,伊格尔顿又提出“反公共领域”的概念。(15)这并不意味着他要把这个“公共领域”彻底拆除掉,而只是说现有的这个“公共领域”已经丧失了其合法的存在权,理应由一直被排除在外的普通民众,即无产阶级来取而代之。
    当然,伊格尔顿并不否认那个以有产者为主导的“公共领域”在17、18世纪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不过,他认为,时过境迁,欧洲进入19世纪以后,随着商业和经济利益对传统公共领域的大肆入侵,以及工人阶级作为一个阶层的异军突起,都对那个传统的“公共领域”形成了强有力的挑战和解构。对欧洲社会的这一现代转型,伊格尔顿认为,“在社会阶级斗争日益升级的压力下,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出现裂隙,被扭曲,被破坏”(16),而且这个已经遭到“破坏”的公共领域是不可能得以重新修复和振兴的,任何“试图重现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想法,“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幻想”。(17)伊格尔顿的意思显然是:资产阶级在各个方面都已经不能再适应社会的变化与需求了,这个代表着权力的“公共领域”需要更换主人。知晓了伊格尔顿的这一想法,就不难理解他为何要不无遗憾地感叹“英国缺乏一份普及的社会主义报纸”(18)的缘由了。
    事实上,伊格尔顿这种以社会主义的“公共领域”来取代资本主义“公共领域”的想法,从他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批评中也能反映出来。他说:“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概念最显著的局限之一,是它的理性主义特征,他后来的著作将其作为了社会主义未来的某种预示。这样一种模式似乎在延伸资产阶级理性本身的结构,而不是从根本上转变它们。”(19)在哈贝马斯那里,“公共领域”这一概念最多不过是对“社会主义的未来”作了“某种预示”。伊格尔顿对哈贝马斯的这种“理性主义”深表不满,因为在他看来,这种“预示”从本质上说还是没有脱离“资产阶级理性本身的结构”,而他要求的则是“本质”的改变。
    最后,在伊格尔顿的话语语境中,“公共领域”是一个意义相对封闭的概念。由于他把这一概念的主体设定在无产者阶层,把现代批评的价值限定在与“绝对主义国家”作斗争的维度,而且这个“绝对主义国家”就是指“资产阶级国家”,(20)所以,凡是与这一宗旨不合的阶层,包括知识精英阶层都在他的抨击之列。他曾开诚布公地说:“公共领域的意识形态和知识精英的意识形态是相抵触的。”(21)正是立足于该立场,他在书中不但抨击“新批评”是“危险地朝着技术专家统治的批评集团倾斜”(22),而且还斥责结构主义“是一种理论话语而不是一种政治话语,在很大程度上多为学院专用而不是学生力量一方的谈论”(23)。即便是对与其理论有暗合之处的解构主义——政治意识形态都是他们批评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不过解构主义注重的是文本中的政治,伊格尔顿重视的是社会现实中的政治——也表达了强烈的不满,说解构主义是“没有主体的自由主义,并因此成了后期资本主义社会一种恰当的观念以及其他一些东西”。(24)
    综合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伊格尔顿是一位反对纯理论、纯学术和自由人文主义的批评家,几乎一切不从政治,甚至是时事政治角度来研究理论批评的流派和学者,都在他的抨击之内,包括像艾略特、詹姆斯、福斯特及福柯、德里达这些大名鼎鼎的批评家,在他的文学批评框架中都是“残废的”、“边缘化的”、“自我反讽的人文主义者”和“反人文主义”者。(25)他认为唯有“实用批评”才能与“将‘生活’拒之门外的学术机构”相抗衡,进而“为精神救赎提供了一条路径”。(26)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