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全力打造振兴地方戏曲文化的“嵊州样本”不忘文化初心 牢记传承使命

http://www.newdu.com 2018-06-08 中国文化报 孙哲君 参加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在中国越剧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曾说过,越剧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浙江人民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嵊州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总书记教诲,把保护越剧、传承越剧、振兴越剧作为第一责任、首要担当,在大力推进越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面作了一系列扎实的探索,为振兴地方戏曲文化提供了“嵊州样本”。
    一、注重传承,切实担负起越剧事业薪火相传的职责使命
    嵊州市委、市政府自觉把传承发展越剧文化纳入嵊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四化”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越剧生态区创建,不断夯实越剧事业传承发展的基础。
    1.实施全域化保护工程。设立越剧生态保护专项基金,成立越剧艺术研究中心,加强对越剧生态保护和传承发展的研究、评估和指导,积极创建国家级戏曲文化生态保护区。树立“保护嵊州文化生态就是保护越剧”理念,做好越剧文化遗产和越剧起源等史实的挖掘、整理、研究和文化生态的科学分析评估工作,修订完成《嵊州方言辞典》,保护越剧赖以传承发展的特有文化生态系统。投资3000多万元对马塘村、东王村、施家岙村等越剧史迹遗存及袁雪芬等名家故居进行保护性修复,修缮古戏台200多个,目前越剧博物馆拥有馆藏28743件,已成为中国越剧文物收藏中心和研究成果展示中心。
    2.实施立体化培育工程。深入实施国家“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培育一批德艺双馨的名家、名角、名师。坚持从娃娃抓起,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我是越剧小传人”“越韵古诗”等活动,实施越剧考核(级)中考加分政策,打造“越剧进课堂”全国样本,城南小学成为首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和全国4家“中国戏曲小梅花培训基地”之一,全市已培育中国戏曲“小梅花”41朵,确保越剧事业后继有人。推出“微信课堂”等个性化项目,努力在青少年中培养越剧爱好者。开展戏迷培训活动,根据爱越者不同需求,开设初级班、高级班、研修班等,吸引十多个省市及国外的越迷前来参加培训。
    3.实施活态化传承工程。树立“从民间中来、到民间中去”“人人都是传承者”的理念,深入开展“越剧大家唱”活动,培育越剧戏迷村16个、社区越剧戏迷角52个、校园越剧社团48个;连续举办三届全国越剧戏迷大会,共有20多个省(市)共4500多名戏迷参加,每年戏迷大会的直播活动点击量达三四十万人次;在中国大陆18个省市和台湾省建立“爱越小站”,开展越剧走亲、专业辅导活动,扩大越剧人口。
    4.实施品牌化发展工程。致力打造教学品牌,异地新建越剧艺校,目前已成为中国戏曲学院越剧教学基地、教学实践基地和国家级非遗(越剧)传承人培养基地,5年来,已向全国输送越剧艺术人才1000多名。致力打造艺术品牌,相继创作《大漠骊歌》《王羲之》《马寅初》《袁雪芬》等一批精品剧目,《马寅初》获2014年度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袁雪芬》《蔡文姬》双双入选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资助项目,《袁雪芬》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越乡越韵·越剧万里行”全国巡演好评如潮。
    二、致力创新,积极探索新时代发展越剧事业的实践路径
    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始终保持越剧艺术的旺盛生命力。为此,我们以“三大战略”为抓手,大力推进文化与经济互融共生发展,打造文化经济嵊州模式。
    1.大力实施市场开拓战略。实践证明,戏曲走进了群众就“生”、离开了群众就“死”,只有沉下去、唱起来,才能走天下。出台《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促进民办民营文化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引导民营剧团创新经营,壮大越剧演艺产业。目前扶持发展民营剧团100余个,年均演出3万多场,年产值逾1.5亿元,被原文化部作为典型推广。建立以黄泽镇为核心的戏具服装生产基地,通过淘宝网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产品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打响越剧故乡戏剧服装品牌。
    2.大力实施改革突破战略。全面推进专业院团单位改革,增强嵊州市越剧艺术传承中心(嵊州市越剧团)的造血自转功能和市场开拓能力。深入推进表演内容的适应性改革,坚持内容为王,拓展表演题材,实现表演内容与新时代要求、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相适应。马寅初先生诞辰130周年之时,在越剧史上第一次用传统的越剧艺术塑造当代的人物形象,创排了大型现代越剧《马寅初》并开展巡演,广获好评。深入推进传播方式的适应性改革,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新兴传媒技术,打造网、荧、声、屏立体化传播模式,以适应人们新的欣赏习惯。
    3.大力实施融合发展战略。加强与科技的融合,运用“互联网+”形式,建好中国越剧戏迷网,打造网上越剧博物馆。加强与竞技的融合,已连续承办了两届(2016年、2017年)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连续6年举办全国越剧票友擂台赛,举行两届“越剧达人大赛”,开展5年一届的越剧“十佳新苗”“十佳新秀”“十佳票友”评选活动。加强与旅游的融合,依托“万年文化小黄山、千年剡溪唐诗路、百年越剧诞生地”的人文优势和山水资源,做强越剧小镇、温泉小镇、领尚小镇、书法小镇,做优“越剧+旅游”美丽经济链,打响“唐诗路、越剧源、山水情”休闲旅游品牌,使文化旅游经济成为嵊州市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增长极。
    三、追求繁荣,努力打造振兴发展地方戏曲文化的“嵊州样本”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把文化浙江建设作为“六个浙江”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都为我们推进越剧的传承发展指明了方向。嵊州作为越剧发源地,要切实增强领跑意识,真正把嵊州打造成为越剧朝圣地,为振兴传统戏曲提供更多嵊州经验。
    1.着力建设一批中国越剧地标。精心打造龙头引领项目,与绿城、蓝城集团共同投资40亿元建设越剧小镇,按5A级景区的标准进行建设,坚持“越剧为魂、文创为基、旅游为本”原则和“中国越剧朝圣地,华东文旅新地标”的定位,力争通过3年至5年的建设和运营,建成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越剧艺术交流体验的新乐园、文化产业创业创新的新平台、文化旅游农业融合发展的新样本、美丽乡村提档升级的新典范,打造中国戏曲第一镇。实施越剧艺校提升工程,与中国戏曲学院等开展深度合作,争取成为艺术类高等院校;把嵊州市越剧艺术传承中心(嵊州市越剧团)打造成全国一流的专业院团;扩建越剧博物馆,把越剧博物馆打造成为全国闻名的戏曲专业博物馆;打造越剧主题公园,使之成为交流、传播、弘扬越剧文化的崭新平台;把越剧诞生地、女子越剧诞生地等史迹打造成五星级景区,使嵊州真正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越剧文化博物馆。
    2.挖掘弘扬一种越剧嵊州精神。一部越剧史,就是一部嵊州人民的奋斗史。嵊州市注重挖掘和弘扬越剧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使之成为弘扬美好道德、传播主流价值的有效载体。一方面,抓好越剧精神挖掘提炼。编纂《越剧志》《越剧早期发展史》《嵊州文脉韵律》等专著,大力弘扬越剧创业史。在纪念越剧诞辰110周年活动期间,举办政府责任高峰论坛等越剧论坛,深入研究精神内涵,提炼形成了“敢于创新、奋发进取、广纳博取、服务民生”的越剧精神。另一方面,加强越剧精神宣传弘扬。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均等化、标准化建设,推进农村文化服务综合体提质扩面,建设标准化农村文化礼堂148个,深入开展“礼堂大舞台、百姓秀才艺”和“乡土文化进校园、人本文化进企业、孝悌文化进农村”等文化活动,注重把弘扬越剧精神与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无违建创建、城中村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凝聚起“实力嵊州、品质嵊州、魅力嵊州”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3.全力推进一系列开放交流举措。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加强国际交流中进一步发扬光大。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把越剧艺术纳入对外文化交流的重点内容,走进国际舞台开展“中国越剧文化周”等交流活动,提升越剧作为“中国歌剧”的世界影响力。积极加强对外传播,加强与主流媒体的战略合作,运用专题、专访等形式,加大对外传播力度,擦亮嵊州越剧金名片。积极培育世界“越迷”,努力把全国越剧戏迷大会和中国越剧戏迷网打造成为让世界了解越剧的窗口,做大越剧朋友圈。做好“爱越小站”的吸粉工作,依托清华、北大等高校的越剧社团,引导吸引更多大学生加入越剧社团、走进“爱越小站”。同时,不断向外商播撒“爱越”种子,提升越剧在全球范围的知名度。
    (作者系中共嵊州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