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要发展,艺术教育是基础。艺术教育又分为艺术专业教育和艺术普及教育。尽管艺术院校和艺术学科院系越来越多,但是到底如何培养艺术人才,推广艺术基础知识,提高大众审美水平一直是文化部门、教育部门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所关注的话题。就在昨天,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了七大工作室,而在北大附中,龚琳娜音乐教学法实践音乐会也成功举行。这两件似乎并无实际关联的文化事件,却代表着两种全新的艺术教育理念,分别在艺术专业教育和艺术普及教育两个领域中以星火之势,望求燎原。 艺术专业教育的尝试:建七大工作室,艺研院要人才“路路通” 有感于人才为国之元气,继2012年和2013年先后成立秋雨书院和范曾文苑之后,昨天,中国艺术研究院为7位文艺大家举行艺术工作室揭牌仪式——莫言书院、田青书院、田黎明画室、杨飞云画室、何家英画室、赵建成画室和吴玉霞乐坊等7个工作室同时揭牌。 文艺的发展一定是“文”前“艺”后 据悉,这7个工作室中,莫言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殊荣的中国籍作家;田青是著名音乐学家,著作等身,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吴玉霞是当代著名琵琶演奏家,技艺精湛,蜚声中外;田黎明在当代写意人物画、杨飞云在当代写实油画、何家英在工笔人物画、赵建成在写实人物画创作领域中,皆造诣精深,成就卓著,屡获国内外奖项。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看来,7个艺术工作室的挂牌无疑是艺研院秉持先进的人才观,打造国家级艺术家团队的体现。“只有成为通才,才有可能成为曹雪芹。文化艺术的发展一定是‘文’前‘艺’后,艺术高峰一定产生在文化高原之上。而文化高原就是诗词歌赋,五四以后,所有艺术大家都是文化大家。艺术能否通透不是靠技巧,而是由眼界、审美、阅历等等决定的,也就是登文化之堂入艺术之室。” 不过连辑表示,理念先行的艺研院也有劣势,“我们的顶尖专家也没有团队,更没有学术秘书,在这个全面竞争的生态中,各个学校为了延揽人才想尽各种办法,我们可能无法达到人家的程度。如果说走了一位专家对北大这样的学校而言是伤其一指,那么于我们而言则如同砍了脖子。那么如何留住人才,如果说我们这里是艺术门类无一遗漏,那么七位先生工作室的亮相或许是一个锻造通才的平台,真正实现在国家的高原上搭建个人的高峰。” 各艺术门类里面有连通的门、外面有敞开的门 莫言不仅亲自题写了莫言书院的牌匾,更表示,自己作为一个60多岁的退休老人,自认也见过一些场面,但今天心里仍旧欢蹦乱跳。“我在艺研院工作十几年,亲身感受到这里对人才的重视。书院的挂牌有激励的作用,这份重托我也感受到了。”在他看来,7个艺术工作室的挂牌,横向来看,对于每个人都是眼界开阔之举,“以往我的创作以写小说为主,最近也涉及到戏曲创作,是受了田青老师的影响。有一次我们在泉州看南戏,我看到演员使用的乐器很像日本的乐器尺八,但田青老师告诉我,这个乐器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那一次我深感一定要向其他艺术门类学习,而艺研院最宝贵的是集合了各个门类的艺术家,正所谓里面有连通的门、外面有敞开的门。今年我也开始写诗歌、地方戏甚至歌剧,这些创作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我要想真正看懂戏剧,只有写过才能明白并懂得如何欣赏。过去我看不懂现代诗,现在自己写了几十首后,才明白他们之所以这样写是遇到了困难,因而想办法去找其他的出路。所以无论是写歌剧、话剧还是试着写书法,只有谦虚地向其他门类学习,才会让我在小说创作方面有新的手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