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小说品读 >

“在场”的“零度叙事”

http://www.newdu.com 2018-05-21 文艺报 傅逸尘 参加讨论

    董夏青青,1987年生,祖籍山东,在湖南长大。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研究生,新疆军区创作室创作员。有作品见于《人民文学》《当代》《十月》《解放军文艺》《芙蓉》《青年作家》等。
    董夏青青的小说未必就是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的,在某种意义上讲还可能是对自然主义的回归。她耳闻目睹的那些生活的片断与人物的困厄足以支撑她的小说叙事,而不需要去煞费苦心,或煞有介事地虚构与编织,只需记录,老老实实地记录。
    《垄堆与长夜》是我最早读到的董夏青青的短篇小说,感觉不仅耳目一新,甚至可谓惊讶不已。在我的阅读与研究中,21世纪以来的军旅小说在放弃了上世纪90年代的文学性探索后,基本上都回归到了现实主义的传统或范畴,故事与情节、思想与主题成为作家创作的终极追求。董夏青青却是一种别样与另类,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甚至于相反的路途。她的中短篇小说《河流》《科恰里特山下》《苹果》《何日君再来》《高原风物记》《高地与铲斗》等,更加确认了这种感觉与印象。作为军旅“新生代作家”,董夏青青以一系列的风格化小说彰显了自身独特的存在。
    董夏青青的小说没有故事,甚至也不见成形的情节,完全是生活的片段甚至碎片,一种几近原生态的质感,与90年代初的“新写实小说”似乎有着某种内在的关联。她还摆脱了21世纪初年军旅文学的官场与社会化叙事模式,专心叙述和描摹边疆基层官兵与普通人粗粝与困顿的生活,非但不去刻意张扬英雄主义与爱国主义的情怀,反而不无任性地为他们的生命与存在涂抹上一层苍茫辽远的底色,营造了一种沉郁、悲壮、厚重的情绪——这又沾染了些许80年代“寻根文学”的气质。此外,董夏青青可能还有着构建一个属于她自己的文学化地域形象的想象,她几乎将所有小说的人物与背景都放在了新疆一个叫塔什库尔干的地方,有时则将其简化为塔县。就如同乔伊斯的都柏林、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厄德里克的印第安保留地、贝娄的芝加哥,以及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苏童的枫杨树乡村等,这一点也让我对她的创作无法视而不见。
    董夏青青多次前往博尔塔拉、伊犁、和田、喀什、阿克苏等地边防连队,与基层官兵同吃同住,真实体验、经历了戍边生活的艰危困苦,感知了他们人生、命运、家庭等多方面的困惑与窘迫。这种情感,让董夏青青不愿按照以往的观念概念化地塑造英雄形象;相反,她只想尽可能真实地记录、塑造戍边军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和人物群像。董夏青青坦言:“我不能用三言两语遮蔽他们十年五载的生活,不能假装洞察一切,把自己的声音安在他们嘴上。我更倾向于在大量现实素材的基础上,通过虚构的情节安排,让人物们自己行动,自己说话,完成自己的纸上人生。如此,既是对这些人曾经如是活过的纪念,亦是对一种荣誉生活的尊重。不让他们在作者的陈词滥调中,失去击打人心的力量。”这种别样另类的文学宣言,在当下小说写作的整体语境中颇值回味。
    即便是在军人与战争的范畴里,英雄叙事也是一种特殊化的存在。或言之,是人在特殊环境与情势里的极端化表现。从文学角度论之,它是理想与想象的产物。人们对英雄的渴望,恰好反证了人内心的脆弱与怯懦。现实生活里,人们内心深处或多或少都会怀有英雄的元素与情结,但却不太可能在日常经验中聚积为英雄的行为;因此,当我们强调文学真实性时,非英雄叙事就有了经验的依据。董夏青青的小说选择了非英雄叙事的视角,她笔下的基层官兵没有生活在特殊化的环境与情势里,她也就不想“把自己的声音安在他们嘴上”,去塑造或拔擢那种作为“外在物”的英雄形象。真实也许并不是她非英雄叙事的借口或策略,她不想以文学性的叙事与语言遮蔽他们的生活;换言之,她更相信自己的眼睛与耳朵,而不是理想与想象,这才是她小说的本来面相。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