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十七岁。 赵庆华说,如果她的孩子在,这年刚好十七岁。 这一年,中国大地,发生了举世皆惊的汶川大地震。 国难之中,邻省距离最近的大城市重庆,收治四川伤员,义不容辞。 2008年5月14日深夜,赵庆华得到命令,牵头紧急筹建首批救灾病房。通宵之后,清晨,首批伤员送达。赵庆华一看,心都碎了:满眼都是奄奄一息的孩子。 母涛涛,十七岁,北川人,是其中最为特殊的一员:震中失去了十八位亲人,身体遭受严重挤压,医生形容母涛涛“有骨头的地方都有折断,多器官衰竭”。同时,严重心理创伤,极度悲痛,悲观绝望,抗拒治疗。身体不时颤抖,声音也在颤抖:“妈妈,妈妈……” 赵庆华泪湿衣襟,打定主意:不能让孩子身体撕裂,也不能让孩子心理撕裂。 这是赵庆华首次遇到这种十万火急的大规模抢救。床位调剂,仪器调度,设备筹措,人员安排,流程制定……根本没有时间睡觉。繁重的工作之余,赵庆华增添了一项工作:结对帮扶身体重伤心灵重创的孩子。 她和罗凤等护士志愿者动员家属,轮流为涛涛熬鸡汤、鱼汤,像母亲一般陪他聊天,不断激励他,引导他说话,鼓励他倾诉。有一夜,涛涛醒来,猛然看到疲惫不堪的赵庆华握着他的手靠着他的床沿睡着了。涛涛顿感心头一热,冰雪瞬间融化,生命重新萌芽。从此,他开口答话,主动交流,配合治疗。 因各批次一百五十六名伤员先后到达,赵庆华分身乏术,有次只能拜托别的志愿者代送鸡汤,涛涛突然问:“今天不是该赵阿姨来吗?” 赵庆华至今记得,那段时间,只要她朝母涛涛房床方向走,了解情况的同事都会关切地问:“那孩子……还在吗?”每次,赵庆华都回答以坚定的眼神。参与治疗的专家说:如果说真有九死一生,那么,母涛涛是九十九死一生。 涛涛奇迹般康复,两个月后,在医院迎来了十七岁生日。蛋糕来了,礼物来了,生日歌响起来了,涛涛哭了:“赵阿姨,我妈妈也是护士,她正护理病人时,在地震中去世了。我能叫您一声妈妈吗?” 话音未落,赵庆华热泪横流,紧紧拥住孩子,仿佛拥住上苍赐予她的儿子。 孩子出院的时候,赵庆华和医务处长一起请他吃火锅。她和他曾约定:如果他全力配合治疗,就请他吃最心仪的美食。病床上的涛涛点了一样东西:重庆火锅。 吃火锅的时候,他对她的称呼,已从“赵阿姨”变成了“赵妈妈”。赵妈妈说:孩子,你九死一生,有啥感想,将来想做点啥? 孩子回答:“为了救活我,国家花那么多钱,你们付出那么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做对国家有用的人。” 孩子想去当兵。赵妈妈告诉他,当兵也要有文化。 于是,孩子先考取了大学。 2013年,孩子光荣参军入伍。 2015年,孩子在部队考取军校。 2017年,孩子任副连职排长。 “赵妈妈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教会了我要有上进心、责任心、同情心、感恩心。人生每走一步,我都同赵妈妈商量。” 希望见诸行动是博爱,美好见诸行动是善良。 芦山地震,那时他是士兵,默默捐出了一月津贴。读军校去南疆实习,他默默捐出五百元给当地扶贫。走在街上,遇人需要帮助,他搭一把手,默默离开。军校毕业,他请求到祖国边防服役。 他让赵庆华最感动的一句话是:“赵妈妈,你们守护生命,我们守护你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