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迟子建《候鸟的勇敢》:以身体的动荡换取心灵安稳

http://www.newdu.com 2018-05-15 《收获》 李衔夏 参加讨论


    客观环境决定了文学发展。一直以来,文学期刊是中国小说的最重要载体,因此造就了中篇小说的丰美景象与辉煌。学术界一般认为,相对于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是当代中国成就最高的小说文体,甚至放到世界文坛上也毫不逊色。中篇小说可以分为大中篇和小中篇,前者篇幅为六至十万字(靠近长篇),后者篇幅为两到五万字(靠近短篇)。
    中国每年盛产的中篇小说绝大多数都属于后者,但也诞生了诸如张承志的《北方的河》、路遥的《人生》、王小波的《未来世界》、石一枫的《地球之眼》等优秀大中篇。世界文坛上加缪的《局外人》、杜拉斯的《情人》、川端康成的多部中篇等也是这个长度。
    王小波就曾在《我对小说的看法》一文中坦言自己对“长中篇”(大中篇)的喜爱和抱负。随着出版业的日益发展,长篇小说已经处于量变即将突破质变的前沿,而短篇也因有着汪曾祺、林斤澜、苏童、刘庆邦等短篇圣手的存在而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小说的创作蓝海也许就仅剩下大中篇这一块处女宝地了,尽管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但始终没有得到作家们的足够关注和重视。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欣喜地看到,实力女作家迟子建凭借最新发表在《收获》2018年第2期上的中篇《候鸟的勇敢》强势挺入这一领域。
    她在这部中篇的后记《渐行渐近的夕阳》中直言:“从1986年我在《人民文学》发表首部中篇《北极村童话》,到2018年《收获》杂志刊登这部《候鸟的勇敢》,三十多年中,我发表了五十多部中篇,它们的体量多是三五万字,但这部中篇有八九万字,成为我中篇里篇幅最长的。”
    迟子建无论是为人还是作品文本都属于低调型,以至于在获得三次鲁迅文学奖、一次茅盾文学奖的前无古人的成绩后,其知名度仍然主要停滞在专业文学界,用《收获》现任掌门程永新先生的话来说,是“被严重地低估了”。而她却并没有“妥协”,反而秉持一种“候鸟的勇敢”,以勇于改变的姿态,傲然闯入到更加高端、更加小众的大中篇领域,足以令同行们钦佩。
    迟子建的作品始终扎根东北黑土地,中篇《候鸟的勇敢》也不例外,而且这部中篇找到了一个非常能展现北国风光的命题:候鸟春归。在迟子建的笔下,北方壮阔、沉郁、苍莽、瑰丽。小说写的是管护站站长周铁牙及其助手张黑脸在候鸟北归时驻扎林区观察和保护鸟类的故事,他俩随候鸟北归而入山,随候鸟南去而返城,本质上也在过着一种候鸟的生活。开头的节奏和悬念设置非常精妙。第二章末尾提到周铁牙“要的是没脑子的人”,一下子便勾起了读者对周铁牙秘密的好奇。然后第三章主要写娘娘庙里住着三个尼姑:慧雪、云果、德秀。这就给读者制造了一个烟雾弹,作为男性的周铁牙,其秘密顺理成章会是与尼姑的禁忌私情。但随着阅读的深入,读者慢慢发现周铁牙的秘密与尼姑无关,而与候鸟有关。原来周铁牙表面上是保护野生动物的天使,实则是捕猎野生动物的恶魔,他不仅进食和倒卖野生动物,更把它们作为换取政治利益的筹码。
    故事逐渐拉开一张黑暗的社会大网,灰暗丑恶的人物陆续登场,比如发现了周铁牙捕猎野生动物却不及时举报而妄图要挟周铁牙以帮助自己女儿获得更好工作的老葛,爱吃野生动物的官员邱德明,沉迷摄影庸政懒政的官员蒋进发,权色交易的市委方书记和罗玫局长,倒卖野生达子香的张阔,孽心未断色根未绝的尼姑云果等等。小说大面积地涉及到人性之恶。里面写娘娘庙的三个尼姑:慧雪代表神,无悲无喜,高深莫测,但谁又能保证她的内心没有隐秘呢;云果代表妖,出家前是官员的情人,出家后是俏眉跳动、思凡心重;德秀代表人,渴望得到心灵的净化,但即便身处空门仍终日戚戚然,忧愁烦恼。
    小说最大胆的处理是描绘刻画了这一众孽障与歹人,但到结尾时没有交代这些坏人的坏结局。这显然与世人“恶人恶报”道德观的颠覆,尽管迟子建并没有处理成“坏人好报”,但其冲击力已经足以震撼人心。但细想,现实不正如此,很多恶人以各种方式持续存在在各个角落里,不断为非作歹。其中最精彩的有两段:一段是周铁牙偷猎野生动物被老葛发现并拍照取证,当老葛摊牌要挟时,周铁牙却能凭借一派胡言化解危机;一段是周铁牙偷吃野鸭被老葛逮个正着,两人不再掩饰,赤裸裸地达成交易,但戏谑的是,老葛千方百计想给女儿换个更好的工作,但女儿却完全不买账,老葛去找周铁牙发难,却被周铁牙几句恐吓的话震住。不仅有趣,而且极尽讽刺,文笔相当辛辣。
    其实,迟子建已经在小说里给出了她的态度,她的表达非常隐晦、高明,可以说是不落俗套。第三章她借云果师父之口说了一句:“出家人只有去处,哪有来处。”小说的所有人物包括男主角张黑脸和女主角德秀师父或多或少都交代了过往经历,这就隐喻了其他所有人都并没有真正出家,都还在人世里。而结尾,张黑脸和德秀在葬完以他俩的名字命名的两只东方白鹳后,狂风搅起飞雪,他俩分不清东南西北,认不出来时之路了。这就隐喻了他俩的人生已经得到升华,变得没有“来处”了(意味着这是新的起点),而他俩的结局或者说是“去处”却是非常明显的,他俩将勇敢地走进爱情和婚姻的殿堂。
    在小说里,“出家”寓意着心灵的救赎,而到了结尾,真正没有来处只有去处的人只有张黑脸和德秀,说明内心得救的人只有他俩。其他人将继续生活在阴暗的沼泽和无形的桎梏里,等待他们的只有越陷越深,永不超生。那些坏人都没有结局,但没有结局就是最坏的结局。这是小说里隐含着的结局,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小说里提到“影子是人的魂儿”。 迟子建说过:自己的写作与自己的生命是同行的。熟悉迟子建经历的读者不难读出,德秀这个人物是有迟子建影子的,也就是说有迟子建的“魂儿”。德秀嫁过三个丈夫,头一个病死,第二个犯下死罪被毙,人们都说她克夫,她怕第三任丈夫会吓死,主动提出离婚。迟子建的丈夫是一位县委书记,婚后有过短暂的幸福时光,但丈夫却因车祸突然离世,成为迟子建心中沉重的痛。迟子建曾将这段心路历程融进了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可以说,这次灾难性的命运成为迟子建写作的新起点,它成为之后迟子建写作的灵魂印记、悲伤源头。我们不能将德秀等同于迟子建本人,但可以料想到,迟子建在德秀身上寄托了属于其本人的真实情感或者某个瞬间的内心想法。艺术家一切的理性努力,骨子里都是在为感性而服务。俗话说:人有三魂七魄。而小说家则是切魂师,把自己的灵魂切成千魂万魄,注入笔下的人物,使其活在纸上。好比古代的冶剑师,在即将炼成之际要割腕献血,赋予剑以独立的生命。
    前面我谈到,德秀在三个尼姑中象征着神妖人中的“人”。德秀生命的死结是被亲生母亲刻在屁股上的那个“贱”字。向第三任丈夫提出离婚后,她知道自己不可能再在男人身上获得幸福了,于是选择遁入空门以寻求心灵的救赎。但那个秘密的“贱”字时刻提醒着她过往的不堪,总是愁绪满怀,而空门不空,娘娘庙香火兴盛,吸引来了第三任丈夫,向她提出无理索求,她仿佛是一脚踏在佛界,一脚留在人间,尘世的藤蔓还死死地缠住她的足踝。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血雨腥风。林区和寺庙没有完全的纯净,也无法带给她彻底的解脱,但她在一个男人身上看到了希望,那就是张黑脸。她看中的是他的真。小说里写道:“德秀师父说:‘张师傅说的是真话。’”“德秀师父说这话时,目光是放在张黑脸身上的。”张黑脸被老虎(应该是他的幻觉,否则早被吃掉了)吓着了,精神有点问题,反而拥有了孩子般的纯真。德秀对张黑脸最初的好感正来自于纯真带来的安全感。后来张黑脸看到了德秀屁股上的“贱”字,非但没有介意,反而创造性地提出可以将“贱”字改刻成“钱”字(个人认为让张黑脸想到“钱”字缺乏必要的前情交代,不如让他想到“线”字,也许更符合张黑脸痴呆的形象)。由此,德秀获得了彻底的救赎和解脱,于是愿意做一只勇敢的候鸟,义无反顾地还俗,与呆子张黑脸结婚。
    在这部中篇里,候鸟的勇敢就在于以身体的动荡和轨迹的改变,换取心灵的安稳和澄明。这就与其他作家写的候鸟区别开来了,迟子建赋予了候鸟新的寓意。小说中好几处写到瓦城的外出务工者(现实中的候鸟人),但没有足够的情节切入,更多是一种符号的存在,某种程度上说,使“候鸟”这一主题得不到充分的舒展和探讨。另外,娘娘庙是这篇小说一个非常重要的空间形象,遗憾的是小说转换了多重视角,但谈到娘娘庙时多用“街谈巷议、道听途说”,缺乏直观切入,削弱了娘娘庙应有的分量。
    我本人也写过一个关于候鸟留鸟的中篇,对这个题材有一定思考,因此读到《候鸟的勇敢》特别有感触。其实候鸟和留鸟都只是相对的概念,不存在绝对的迁徙和留置。小说借慧雪师太之口道出了真谛:“在时间面前,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了。”万物在时间面前太渺小了,沧海桑田,候鸟留鸟是共融互通、辩证统一的。因此,不管命运如何曲折颠簸,获得与保持心灵的安定才是最重要的。心安与否,与生活形式(包括宗教)无关。心安,则候鸟亦是留鸟。
    很多作家写不好爱情是因为他们没有想明白角色为什么相爱,所以导致笔下的爱情流于浅薄。而迟子建虽然与很多女作家不一样,她没有过分沉溺在对爱情的书写和表达上,但写出的爱情却很有灵魂的深度。一切缺乏爱情基础的结合,都是非法的、不道德的。与其说迟子建笔下的爱情给她所创造的文字世界以华美的外表,不如说是提供了坚实的梁柱。德秀爱上的是张黑脸的真挚,而张黑脸爱上的则是德秀身上的苦难以及她面对苦难的本分与善良,在张黑脸眼里,德秀就是那只曾经为他遮风挡雨的东方白鹳的化身。以东方白鹳为代表的野生鸟类,时刻面临人类的猎杀,却对作为人类之一的他报以善良纯真的恩惠。他一直以来想要寻找的,就是她。
    张黑脸的“黑脸”象征着耿直和淳朴,像张飞、包拯、宋江、李逵都是黑脸,乐天知命的中国农民也是黑脸,迟子建身后广阔的东北黑土地也是黑脸。张黑脸的黑,与北国冰雪的白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可见,张黑脸这个人物身上同样承载着小说家迟子建对人性美好的向往。张黑脸的呆,反而成就了他的灵。小说里说他“能奇妙地预知风雪雷电甚至洪水和旱灾的发生”。可惜并没有看到情节里有充分的展开,张黑脸因此少了一点浪漫主义的魅力。有意思的是,也许因为长期与自然界以及娘娘庙接触,张黑脸的呆仿佛冬尽春来万物复苏,日益呈现出它灵的一面。包括周铁牙以及张黑脸女儿张阔在内的人们开始惶恐和忌惮。
    作家迟子建
    一个透明纯真的人是无公害产品,一旦人有了思想和主见,就会给世界带来分歧,就会成为其他人利益的潜在争夺者。迟子建的这一笔,对社会和人性的剖析和批判,可谓深刻精准。迟子建在北师大作家班的同学刘震云曾说:“我们民族最缺的就是笨人。”迟子建则用一部大中篇小说阐述了英雄所见略同的观点。张黑脸就是这样的“笨人”,他的笨是一种大智若愚。像周铁牙、张阔、老葛这些人,坏就坏在了他们“太聪明”。小说非常用心地描述了很多细节,着力塑造张黑脸的“笨”和“真”,读来兴味盎然,令人捧腹或者眼前一亮,不难看出迟子建本人的机智与幽默,她对世界的观察是非常细腻深入的,充满诗意。
    大中篇有自己专属的故事容量、人物架构、语言气韵、节奏速度,《候鸟的勇敢》作为迟子建的一次大中篇尝试,已经做得很好,既保持了一般中篇的紧凑性,又初步具有了长篇的气度。如果说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我认为在处理张黑脸和德秀的爱情时略显仓促,小说写他俩突破关系最后一层膜是张黑脸情难自已的雄性出击(而且第一次浑浑噩噩的性爱就发现了德秀屁股的秘密,说服力还是不太足够),这个充当核心推动力的情节与张黑脸痴呆、透明、心怀悲悯的形象有一定出入。
    怎么样让爱情从虚进入实是写好爱情的关键一课,既要不落俗套、出人意料,又要合乎逻辑、合乎人物性格,很考作家的想象力和把控力。迟子建为这部大中篇安排了足够密度的情节,如果再为他俩的爱情增添笔墨,就会突破篇幅的限制,拉长成一部小长篇,但整部作品的分量还不足以撑起“长篇”的名号,快捷的进入就成为了妥协的选择。我乐于见到《候鸟的勇敢》有朝一日能充实成一部体量相符的长篇,前面我有提到可以增加娘娘庙的叙述视角、候鸟人的具象情节和枝蔓、张黑脸预知自然现象与整体故事的有机结合,再加上男女主角爱情质变的耐心描写以使这段爱情从生理的层面上升到灵魂、伦理的境界。在这四方面着力,相信能为《候鸟的勇敢》更增一些历史的闪烁。这是我情感矛盾的一个点,如果《候鸟的勇敢》真成了一部长篇,那么中国文坛就要损失一部优秀的大中篇了,而中国文坛已经不缺好长篇,却奇缺好的大中篇。要不还是让《候鸟的勇敢》继续保留它身上的粗粝吧,过分圆润的事物是不会割出血来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