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后来的我们》,还是真正的赢家吗?

http://www.newdu.com 2018-05-02 北京日报 聂宽冕 参加讨论


    
    《后来的我们》讲述的爱情故事,有人喜欢有人厌烦。
    不同于去年“五一”档《拆弹专家》《记忆大师》等新片的平分秋色,今年“五一”档,刘若英执导的电影《后来的我们》一枝独大,目前票房已经突破9亿元。不过,影片的口碑两极分化,围绕影片发生的大规模“退票”事件,更让该片陷入舆论漩涡之中。它,还是真正的赢家吗?
    赞者:切中愁绪,表演戳泪
    《后来的我们》是歌手刘若英首次跨界执导的电影处女作,讲述井柏然、周冬雨饰演的男女主角在过年回家的火车上相识,此后二人的命运便纠缠在一起,历经恋爱、分手、错过、重逢的故事。相对于一路飘红的票房,影片口碑则一直伴随着争议,赞者感慨其情真意切,弹者不屑其消费情怀。
    喜欢这部影片的观众,大部分都被《后来的我们》中对“北漂”生活的刻画和对逝去爱情的缅怀给戳中了痛点。网友“影志”看片后感慨:“卖光盘的地下通道,鼎好电脑城,北京的地下室和隔断房,舍不得打车,老家的辣椒酱……07年的北京汇成一道回忆光景。”而且,片中关于爱情的金句不少,比如“我最大的遗憾,是你的遗憾,与我有关”,就令许多观众产生了共鸣。片中的表演也是一大亮点,尤其是饰演男主角父亲的田壮壮,被不少观众封为“催泪神器”:“看到田老师弯着腰、眯着眼写信的一幕,我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
    影评人韩浩月对于《后来的我们》能在“五一”档内领跑一点也不意外:“原因不外有三,一是流行歌曲《后来》这个大IP的加持;二是导演刘若英的个人成长充满故事性,吸引观众想到电影里去对号入座;三是情感题材与本档期其他影片相比,更有亲和力。”
    “影视风向标”主编胡建礼还认为,强大的宣发攻势,是助力《后来的我们》称霸“五一”档的重要因素。他提到,该片监制是最擅长运作青春爱情片的张一白,其之前担任导演的《匆匆那年》和《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影片,尽管口碑平平,但都取得了高票房。胡建礼说,张一白在导演界有“产品经理”之称,“尽管这个称号曾在业内引起一定争议,但至少说明他对电影市场和票房的把握能力。”
    弹者:消费情怀,三观不正
    在经历了前几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同桌的你》等青春片从大热到崩坏的“洗礼”之后,相同题材与类型的《后来的我们》也逃脱不了“消费情怀”“炒冷饭”的嫌疑。
    尤其“退票”事件爆发后,该片在豆瓣网评分一路下跌,从刚上映时的7分,目前已经跌破6分大关,仅剩5.9分,一只脚已经迈入了烂片的行列。当然,这其中不乏“退票”一事引发了部分观众的反感,产生报复性打低分的情况,但不可否认,很多观众对《后来的我们》要么表示无感,要么认为影片套路满满。
    对于片中最核心的情感线,有观众认为:“剧情很散,大部分时间感觉很矫情。”尤其是影片后半段男女主角坐在车里回忆往昔,过于文艺的对白,与影片前半段接地气的风格格格不入,令人尴尬。而对于片中的现实元素,网友“把噗”犀利地指出:“几乎所有设计都源自浅薄又刻意的想象,一幅为外省小镇青年量身定做的‘北漂’图景。要爱情没爱情,要北京没北京,要奋斗没奋斗……”更严重的是,片中美化前任、丑化现任,以及男主角有家室后,却差点与女主角出轨的做法,都被很多观众认为是“三观不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