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超越地缘政治的开放性合作架构,“一带一路”不仅是社会经济层面基于互利共赢理念的务实合作平台,也是以和平、交流与共享的方式重新缔结中国与世界关系的积极实践。当我们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观视域审视自身的民族文化资源,探知其他地域国家的历史文明,我们应该以何种姿态、口吻与语气讲述中国故事,特别是在视觉艺术表达领域,应该以什么样的图像叙事手法、题材内容选择,乃至展览呈现手段,向世界展现中国艺术的审美品位,真正实现有效的跨文化艺术交流,这些课题正摆在所有在全球化语境下寻求自身文化表达的中国艺术家面前。 长久以来,“丝绸之路”在推动东西方思想交流、文化交融和经济全球化、人类文明多样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建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密切,古老的丝路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近些年来,在国家倡议的影响与时代精神的召唤之下,“一带一路”主题成为美术界的热点,以“丝绸之路”“海上丝路”为主题的艺术展览与学术研讨,在全国各地相继举办。那么,在艺术创作与展示推广过程中,如何更加深入、全面、准确地阐释“一带一路”的学术内涵?分别从哪些子课题和不同角度加以探研?该主题的艺术创作应该表现哪些题材?相关主题的对外艺术展览给各个国家的受众展示什么?在现实的创作研究过程中,这些问题往往难以回避。事实上,当我们今天面对“一带一路”主题创作特别是美术创作时,常常会遇到三种困境,或者说我们应警惕落入以下三个误区。 一是避免创作风格与图式的“套路化”与“模板化”。这也是当下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在今天的共通课题,即面对20世纪以来的历史题材、现实题材创作的经典样式,当下的艺术家常常逢遇艰巨的创作瓶颈,美术创作者在面对这些历史题材或如“一带一路”题材等特定选题时,往往很难突破旧范,实现自身艺术语言的建构。究其原因,除了很多相关母题的经典力作在表现手法和力度上难以超越,更重要的在于对“经典的瞬间”的选择,常囿于新闻报道照片的视角,有效的图像资源相对匮乏,亟待美术创作者通过图像资源的积累与思考,围绕相关历史、现实时事发掘更多新鲜的艺术意象。 二是避免创作题材的标签化。面对“一带一路”主题绘画创作,创作者不能过于简单地局限于几种典型化、标签化的风情题材,一提到“陆上丝路”主题就只画大漠驼队,一提到“海上丝路”主题就只画渔港泊舟。除了直接反映“丝绸之路”的交通场景,还有很多历史事件、人文故事、风土人情、日常细节等题材内容,都极具适合视觉表现的画面感。创作者对于“一带一路”主题的理解,也应更为全面、立体和深入。在这一角度上,文化管理部门的选题导向、相关跨学科研究成果,以及艺术家实地调研“深扎”等环节,都会对创作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实地写生、考察体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活创作者的真实感触与艺术想象,有助于更多佳作力作的产生。 三是避免作品艺术风格混融、迁就乃至无所适从。面对异质文化间的交流,特别是走出国门的艺术展示,我们常会想当然地选择迁就对方受众,在艺术观念与表现样式上有意融合甚至直接“迎合”,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得不到理想的收效。道理很简单,正如我们到异地旅游,一般乐于品尝不同于家乡口味的、地道纯正的当地美食一样,文化艺术的交流也具有这种互补、求异、求真的规律。因此,艺术风格的坚持、纯化与适度包容,更有利于我们向世界更好地展现中国艺术的精华,同时吸收当地受众的文化反馈。当然,这牵涉到我们对自身文化艺术的理解深度与自信程度,也对展览展示周边的导赏解读等环节提出更高要求。 这种更高的要求,源自文化交流的现实需要,更体现为对于艺术本体价值的召唤,即我们出于异域文化交流目的的美术创作与展示,如何超越相对表象化、浅层次的“中国风”层面,超越“文化春卷”“艺术拼盘”的层面,真正实现艺术本体层面的对接与延展。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属性——在共同知识谱系之下,除了向世界展现我们自身的风土文化、审美品位,以中国人之眼观看、体验、表现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也是“中国视角”与价值观在另一侧面的真实显现,更是中国本土艺术在新时代的文化语境下自我审视、与其他民族国家文化艺术融汇共生的契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