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精品意识与文学的繁荣(2)

http://www.newdu.com 2018-04-28 文艺报 毕光明 参加讨论

    跟战争年代注重文艺的战斗作用(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不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党看重于文艺的,是它培育国人健康精神的审美作用。由于中国共产党已经处在相当优越的历史环境中,党的文化领导权的实现是在政治家与文艺家的和谐关系中进行的,因此党的文艺思想里政治功用与审美功用取得统一,领导文艺工作与尊重文学艺术的规律相是互协调的。从文艺功能观上看,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生了由工具性到人文性的变化。前者阐述的是革命文艺的性质与功能,态度明确地强调革命文艺就是革命斗争的武器,说明革命斗争需要的革命文艺不以审美为基本属性。而后者的人民文艺观倾向于繁荣文艺以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需求,十分重视文学“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铸造灵魂的功能,这才有“文艺深深融入人民生活,事业和生活、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存在和死亡,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在文艺作品中找到启迪”的理论概括,和回顾自己年轻时读了不少文学作品并从中悟出了不少生活真谛的现身说法,说明习近平文艺思想既看重文艺的现实功用,也重视文艺的超越价值。基于这样的逻辑,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一再提到“优秀作品”、“好作品”、“精品”,并认为“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它的潜在话语是文学作品的价值在于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能够征服所有人。习近平文艺思想虽然也将文艺提升到实现中国梦伟大事业的政治高度,但始终尊重文艺自身的规律,主张“要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保持文艺的独立价值”,在谈到文学批评时,说到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这显然对恩格斯的“历史的、美学的观点”是一个发展,它在增加人民性标准的同时,强调对艺术性的追求,无疑肯定了“怎么写”的重要性。有志于人民文学建设的文艺工作者对此不能不察,不能以为有了对历史进行整体把握的意愿,史诗性的作品就可以拔地而起、屹立不倒。柳青的《创业史》至今不失其艺术魅力,并不在于作者试图回答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革命为何发生和如何发生的创作意图有多么符合历史发展趋势,而是他对自己熟悉的北方乡村生活氛围和处在特殊矛盾关系中的农民性格和人物心理有十分真切的刻画。换言之,真正长久具有艺术价值的,是作品里尊重生活真实和人性逻辑且能完美加以表现的部分。所以,要想通过复兴人民文学造出一个文学的新时代,文学工作者一定要有精品意识。
    精品意识从何而来?来自文学审美创造经验的积累。建设现代化强国,需要大国工匠。中国要成为文学大国,也需要一批语言艺术家。精品意味着作品真正符合美的创造规律,而要摸清和掌握规律,只能靠长期实践、反复打磨,其中少数有天分的人可望达到庖丁解牛、郢匠挥斤的境界。在这方面,新时代人民文学大厦的打造可以依赖的,还是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壮大的创作队伍。新时期文学历时40年,一代一代的作家吸收了各种思想、观念、流派、技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中国化的探索实验,有失败也有成功。精品意识就是创新意识,然而没有经验积累的创新只能是无根之木,创作的树难以繁茂,何况人民文学要的不是灌木丛,而是参天大树,是能够迎风喧哗的森林。好在文学发展到今天,并不缺少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对于作家来说,在保持多元的文学观念的情况下,有责任拓宽创作领域,参与人民文学的打造,以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记录时代的变革,回答历史的提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