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功近利的创作,和真正的艺术南辕北辙。这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因袭。抄抄前人或今人的一鳞半爪,拾人牙慧然后自我标榜,根本不具备一个艺术家所应有的深厚底蕴和清新气息。前人既有的创造,往往是经过了无数积累、扬弃、蜕变后,保留下来的精华。绚烂之极复归平淡,这个过程的心路历程和取舍智慧,最终都反映在相应的艺术样式中,其中微妙虽父兄不可相传。正如孟子所言,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巧”需要经年累月的沉淀和磨砺,所谓“取其精华”,是一种理想的追求。现实中不经过锤炼,一个“取”字谈何容易?但浮躁的后来者,往往只看到结果,没有前人艰辛探索的感受,徒以形似,不见精微。二是胡来,以所谓的无知者无畏之态,抛弃古今中外一切前人创造,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这样的艺术,根本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再比如书画鉴定的问题,同样复杂而精深。即便是广为人知的收藏品,对其认知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方面,各地收藏的书画作品来源复杂、数量巨大,加之鉴定专家本身也各有短长,这种情况下产生的鉴定结论不是一锤定音、不可置疑的。另一方面,古代书画的成分本身相当复杂,不可一概而论。所以,笼统地将前辈鉴定结论全盘接受的观点是不科学的。然而,如果想在前辈基础上向前推进,需要丰沛的学养、灵活的视角,还需要更先进的科技手段,主观臆断是不负责任的,在此基础上的研究和学习都会误入歧途。 其实,与艺术家一样,“敬业”永远是从业者在风云中立定精神的不二法门。能够“敬业”,包含着对“初心”的坚守、对于自己理想的执着。任何一项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都要经历量的积累和质的蜕变。艺术家探索艺术语言,如同科学家创造发明、企业家创新产品,需要对情感的敏锐把握、对时代的深切感知,以及在失败中的坚持和对自我的不断超越。这一过程,是事业的探索和开拓,更是人格的历练和完善。一个大艺术家的养成,如同一个大品牌的确立,需要的正是“诚外无物”。 丰厚的文化积淀和艺术遗存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是当代建设新时代文化软实力的丰富资源。有前辈殚精竭虑的积累、思考与创造,我们正可在此基础上开拓进取,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央视《我在故宫修文物》节目的成功,首先得益于故宫的文物珍品,还有故宫人在一线默默坚守的工匠精神。在此基础上,传播手段也与时俱进,从而使节目更加符合现代审美情趣和生活节奏。再如前几年央视推出的《舌尖上的中国》也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其核心竞争力在于中餐无与伦比的魅力,以及与现代传媒手段的成功嫁接。 就文化而言,我认为应慎用“打造”这样的概念,因为文化产品的产出主体——人才的出现,是无法预期的,能做的就是提供足够的阳光、水分和土壤。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文化和人才的尊重。尊重人才,才有文化繁荣,进而促进文化的发展。文艺界某些行业之所以越来越浮躁,社会的力量也扮演了某种推手的角色。企业为了追逐利益而不惜盲目追捧,媒体为了博得眼球而肆意炒作。急功近利是由于目光短浅、胸无大志。企业关注文化、和文化联姻、建设企业文化、树立品牌,世界上不乏成功的例证,但仅通过炒作手段来提高关注度,肯定是不会持久的。企业和艺术之间缺少文化上的声气相求,一次性的炒作也许能使人关注一时,却无法支撑长久的企业价值,更难以形成企业文化,不能与企业的终极目标相融。这样的行为,除了投机外,并没有更多的意义。 虽然大匠“不能使人巧”,但我认为还是有两个“巧”,是很值得思考的:一是对艺术初心的坚守,二是对推陈出新的坚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