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牡丹亭外 北昆流芳2017年度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谈艺说戏话北京”第九期

http://www.newdu.com 2018-04-10 北京青年报 newdu 参加讨论


    
    
    现场教孩子“春香闹学”片段
    
    
    
    现场表演《红楼梦》片段
    
    “谈艺说戏话北京” 北京戏曲文化分享会
    现场
    孩子们的下午:有曲有阳光
    作为长江以北唯一的昆曲院团,北方昆曲百转千回,曾经人才凋零,也曾因气质被诟病,近些年借世界级“非遗”头衔空降的契机,以一出《红楼梦》起死回生。如今虽借址办公,但一座领跑全国的昆曲大剧院已指日可待。3月31日,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由北京青年报社主办的“谈艺说戏话北京”北京戏曲文化分享会,走进位于丰台区马家堡的北方昆曲剧院临时办公地。在2009年走马上任的公选院长、昆曲表演艺术家杨凤一的引领下,听曲赏乐,百余孩子及家长完成了与昆曲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北昆的艺术家也首次以现代装或代用戏服在排练场与观众见面。
    艺术家挂帅院长不在少数,但自此远离舞台退得干干净净的却唯有杨凤一。分享会现场,为了更为形象地阐释昆曲的雅,她重操旧业唱起了“皂罗袍”。话题从当年周恩来总理亲自任命韩世昌为首任院长,到为挽救人才凋零的颓势,以洪雪飞为代表的“团带班”顺势而生;从昆曲与京剧曲牌和板腔的不同,到南昆与北昆的风格差异……既梳理了北方昆曲的脉络,又折射出全国昆曲的生态。作为艺术家出身的院团长,杨凤一亦唱亦讲,自带光环。
    由于此次分享会的受众大多是本报热门公号“教育圆桌”招募来的家长及孩子,北昆的艺术家对展示剧目进行了精心遴选,《牡丹亭》之“春香闹学”、《红楼梦》之“宝黛相见”以及昆曲武戏的代表剧目《挡马》,展示了昆曲的不同行当及色彩。一位家长表示:“靠长官意志建立一门艺术与孩子之间的情感链接很难,但‘春香闹学’里四百年前的一场淘气,却把孩子们‘收拾’得服服帖帖的。”《挡马》更是以高难技巧引来阵阵掌声。而孩子们也应邀走上舞台,跟随年轻的艺术家学起了花旦脚步、手势与眼神,以及武生的起霸。几个孩子的跟学甚至得到了杨凤一院长的盛赞,称他们有学戏的潜质。
    虽然北昆的临时办公地毫无硬件优势可言,二层办公楼俨然空中楼阁,一层的开放式排练厅仍在进行剧目的排练,却无意中将最真实的幕后展示给了观众。为了此次开放日,剧院还特别制作了院史展板,北昆老生艺术家李欣亲自担任讲解,服装师还精心熨烫了几件不同行当的戏服,展示给观众。为了展示最原始的排练场状态,两位《红楼梦》中的主演翁佳慧和朱冰贞原本打算穿着代用戏服表演,但临时被院长杨凤一要求改穿自己的便装,杨凤一说:“她们两人虽然已经在舞台上演出过多场,但从来没有穿着便装面见过观众,相信观众也从未看到过这样的戏曲表演,我想穿着现代装的‘宝黛’一定会让观众有种穿越感。”
    对孩子们来说,无论视觉还是听觉,杨凤一说,她相信这样一个有曲有阳光的下午,都会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些许印记,“这个印记或许属于昆曲,或许属于传统文化,北昆的大门永远向观众敞开”。
    讲述
    老北昆不“老” 小年轻不“小”
    我曾经在给学校里的孩子讲课时提问:“你们知道昆曲的发源地在哪儿吗?”很多孩子回答:“昆明。”
    “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
    昆曲的“昆”字确实和地域有关,是“昆山”。昆曲的发源地是昆山。据记载,昆曲最早的创始人是昆山市千灯镇顾坚,是他创造了昆山腔。
    明代晚期,昆曲进入了宫廷,成为供皇帝娱乐的一种新的形式。与此同时,昆曲打破区域局限,之前昆曲只在江浙一带,随着入宫,成为了国剧。那时,有所谓“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来形容当时的景象。“收拾起”和“不提防”是两个曲牌的第一句唱词,所以用在这里形容昆曲兴盛的局面。
    这一兴盛,就兴盛了200多年。很多文人士大夫以会唱昆曲作为自己文化水平和品位的象征。200年当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像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临川四梦”包括邯郸记、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其中,最为知名的是牡丹亭,这也成为了中国昆曲的代表作之一。
    那个时候有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洪升的《长生殿》、李玉的《清忠谱》和孔尚任的《桃花扇》等等。由于昆曲的文学底蕴厚重,再加上它的音乐和表演非常的细腻,所以在历史上被称为百戏之师、百戏之祖。它给很多地方剧种带来养分,包括京剧、越剧、川剧黄梅戏……都吸收了昆曲表演和唱腔方面的技巧。
    200年前四大徽班进京,后来形成了京剧。由于京剧通俗易懂,昆曲曲高和寡,我就说“昆曲老不正经说话”,老是这么文绉绉的,因此不能被更广多的人接受。所以在中国戏曲历史上形成了“花雅之争”。由于昆曲高雅,没有一定文化底蕴很难欣赏,逐渐昆曲就被京剧所替代。慢慢的,昆曲衰落下来,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
    北方昆曲剧院跟“曲剧”有关系吗?
    1956年,浙江国风昆苏剧团的《十五贯》进京演出,《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社论,《从“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说起》。当时周恩来总理看了戏以后推荐给了毛泽东主席。毛主席看了以后便写了一篇文章。1957年陆陆续续成立了几个昆曲剧团。长江以北有北方昆曲剧院,南方有南京昆曲剧团、苏州昆曲剧团、浙江昆曲剧院、温州永嘉昆曲剧团,还有湖南的“湘昆”。
    中国的这六家昆曲剧团撑起了中国昆曲的一片天。当时为什么叫“北方昆曲剧院”而不是“北京昆曲剧团”?“北方昆曲剧院”是周总理起的名字,总理的解释是说按长江来划分,长江以北只有一个昆曲剧团,你们就代表着整个北方,所以就叫“北方昆曲剧院”。
    我的很多朋友曾问我“北方昆曲剧院”,你们是搞曲剧吗?
    三天,300人的剧院没了
    第一任院长是昆曲大师韩世昌。1957年6月22日北昆成立。成立时,北昆的规格很高。周总理亲自为韩世昌院长写的委任状。这个委任状现在是全国戏曲院团里唯一保留的一张由周总理亲自写的委任状。还有一张是梅兰芳大师被任命为梅剧团团长时的,但现在已经找不到了。
    1966年以后,由于北昆演员技艺非常高超,尤其是武戏水平,因此,上级看上了剧团里的演员。三天时间,把北昆给解散了,剧院的演员被打散了。像洪雪飞老师就去了《沙家浜》剧组,有的演员去了北京京剧团,有的被安排到工厂、农村……这个剧团就没有了。三天,一个三百多人的剧院没有了。
    1979年,在多方的呼吁之下,专家、学者、艺术家们齐努力,恢复了北方昆曲剧院。再次归属的时候,划分到北京文化局下,属于市属院团。重新恢复很艰难,我们的前辈们把全部的心血用在了北昆的剧目建设和人才建设方面。
    “被重视”是年轻人最渴望也最害怕的事儿
    2009年,我是经过北昆的民主选举,被选举为北昆的院长。之前是演员,副院长。“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当一把手、当法人承担的是完全不同的一种责任。我上任后有三个承诺:出人出戏、提高待遇、改善办公环境。
    北昆80%到90%是青年演员,他们在我当院长的时候,基本上是二十五六岁这样一个年龄段,当务之急是必须让他们多演出,多担当主演,多担当大剧目里的角色。所以我上任的第一年推出了四部大戏:牡丹亭、长生殿、义侠记、西厢记。
    这四部大戏在北大百年讲堂推出的时候,全部用的是二十多岁的年轻演员当主演,在当时引起了不大不小的轰动。
    之所以轰动,是因为在我们戏曲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老艺术家在舞台上演戏的时候,青年演员很难担当大戏的主演。像洪雪飞老师、蔡瑶铣老师,包括我,都是在30岁以后才当上的主演。你二十几岁的时候必须得经过多少年的磨炼以后,才能真正地演主演。
    我是从年轻演员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我知道年轻演员最愿意也是最怕的一件事就是“被重视”。一旦被重视了以后,他就会把全部的心血、全部的努力放在这个事业当中。
    通过这四部大戏,很多观众对我讲从来不知道北昆还有那么多优秀年轻演员,而且推出了众多的优秀传统剧目。从2009年到2018年的春天,我们前后排练了原创剧目十多部,我们最多一年排四部大戏,这是北昆历史上很少有的。
    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因为老艺术家们,七老八十了,他们身上的绝技,由于他们的衰老,或者去世,而处于消失的边缘。我们让年轻人来继承传统和经典剧目。同时,我们还创排原创剧目,好比《红楼梦》。一个《红楼梦》,推出了一批年轻演员。而且这些演员在社会上也有了他们的一批粉丝。
    通过这些年不断地出人出戏,北方昆曲剧院的年轻人心气儿非常高,而且在北昆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只要你给他一个平台,他就会去努力奉献。在我上任之前,北昆青年演员的工资,全部交完五险一金以后,拿到手里的才1500块钱。真的是很低。而且我们的戏曲演员要培养10年,才可能出科,才可能站在舞台上塑造人物。10年的时间,培养起来,最终也未必能站在舞台上。
    我们想尽办法,改善所有年轻演员的待遇。去年,我们青年演员的人均年收入超过了17万元,意味着每个人的月收入超过了一万元。这样的提升,其实是留住了人才,让年轻人更充满了一种希望。
    还有就是办公环境。现在这个地方是北昆临时周转的地方,我们的老院址现在被推平了,三年以后,那个地方将是北方昆曲艺术中心。那个地方有我们的办公场所、排练场、巨剧场、博物馆,一个崭新的北方昆曲剧院将会屹立在陶然亭畔。(文/ 郭佳 摄影/ 王晓溪)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