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作家书画 >

春日四帖

http://www.newdu.com 2018-04-10 天津日报 肖复兴 参加讨论


    
    
    
    
    肖复兴 文并图
    
    元宵节后,看到一张包装纸,很柔软,微微起皱,半透明,觉得用它画画可能有意思,便裁下两块,随手画了两张小画,自以为乐。
    一张画的元宵节。
    虽在美国,中国的节还是要过的,尤其是和中国节相关的吃食,自是忘不了的,中国人讲究“不时不食”。好在“中国超市”里有卖元宵粉,美国超市里有卖肉和糖、芝麻以及各种果料,买得回来,在自家里包元宵吃,并不难。有意思的是,这一天到“中国超市”里买元宵粉的,不只我一人,都是中国老乡,提着一袋元宵粉,面面相觑,相互一乐,无限的感情和感慨,都在这相视一笑里了。
    画好这张画,在下面写了一首打油──
    窗外雨潇潇,屋里包元宵。
    馅是异国馅,包是自己包。
    
    又画了一张,取名为《春天来了》。尽管这里今年雨雪格外多,一会儿雨,一会儿雪的,交替光顾,乍暖还寒,春天毕竟来了,草等不及先绿了,花虽零散不多,却也不甘寂寞地在草丛中开了。树,远看还是一片枯黄,近看,已经在雪花中展开了浅绿色的芽苞,用不了几天,只待春风一吹,便会是一片绿,甚至是一树缤纷的花朵。
    便画了树树皆春色,着了些鹅黄淡绿。
    过两天,偶然读到朋友发来的一组诗,是一位叫李南的女诗人写的。这位女诗人的名字,我是第一次听到,她的诗也是第一次看到。第一首,题目叫做《呼唤》,诗不长,摘抄如下──
    在一个繁花闪现的早晨,我听见
    不远处一个清脆的童声
    他喊──“妈妈!”
    几个行路的女人,和我一样
    微笑着回过头来
    她们都认为这鲜嫩的呼唤
    和自己有关
    这是青草呼唤春天的时候
    孩子,如果你的呼唤没有回答
    就把我眼中的灯盏取走
    把我心中的温暖也取走
    这首诗写得不错,捕捉到生活里最动人的那一瞬间。其实,在“几个行路的女人,和我一样微笑着回过头来”处,诗就可以打住。难道读者不明白她们回过头来和自己有关吗?后面的“青草”与“灯盏”形象的比喻,以及“温暖”抽象的意义,都是诗人忍不住自我的抒情。缺少必要的节制,便容易把诗写满,就像我把画画得过满,还不太懂得以少胜多。
    忽然想起了前两天画的《春天来了》。如果非要在“几个行路的女人,和我一样微笑着回过头来”后面加几句,如果是我,就加:春天里的树,那一刻都绿了。当然,也不好。不如留白。我只是想起了我的那张小画,下次再画,该再多留点儿白才是。
    
    只画了两张小画,总觉得少。
    又补画了一张。大红大黄,万紫千红,题为《春天还是来了》。其实,这应该是春深之景,或者是自己想象的春天。
    画得还是那样的满,还是不懂得留白。
    很多的时候,很多的事情,我们总是觉得多多益善,多比少要好。
    
    看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出现外卖小哥雷海为,在第九场比赛中,第二次突出重围,从百人团中杀出,又舌战群雄,勇夺擂主之位,不觉眼前一亮。
    时运不济,让他早别家乡,远走江湖。这位小哥,生活拮据,让他没钱买书,便到书店读诗背诵下来,回到住地后凭记忆抄录,记不全时,再重回书店看书。他还在送餐的路上和间隙背诵诗词,风里来雨里去,多了一般人少有的辛苦,也多了一般人少有的收获。
    如此坚持,一十三年,如今,他能够背诵古诗词一千余首。他钟情古诗词,出自深心的热爱,并非附庸风雅,追逐名利,或取悦他人,真的会让今天很多人汗颜。想起自己初中时抄录过一本千家诗,每日在上学的路上背诵一首,因此而得意,甚至以为是经验之谈,向别人介绍。对比他背诵的一千余首,只有惭愧。
    知道诗词大会只是一场电视节目。节目结束之后,小哥还要回去,骑着电动车送外卖。在一个不是诗的时代,诗在电视节目中花团锦簇,在实际生活中,一时改变不了什么。但有古诗词相伴,和只有一肚子油腻,或一脑门官司,或一串子心眼儿的人,毕竟不同。
    便画了一张春天里的小哥,心里盼望春天能够带给他好运。
    也随手写了一首打油──
    十三年后笑纵横,一片冰心自有情。
    店角诗词灯自识,途中歌赋汗相明。
    长风空唱断桥雪,深树犹鸣折翅莺。
    我敬小哥清似镜,忍看苟苟与营营。
    2018年4月1日于布鲁明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