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一个真实的三毛:从没立志当作家,可能真的不喜欢流浪

http://www.newdu.com 2018-04-09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一个真实的三毛:从没立志当作家,可能真的不喜欢流浪
    最近这几年,人们在谈论生活方式的时候,总会抛出类似“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等等,这些说出来就会让人心痒痒的话,有太多人渴望抛开周身的枷锁,突破牢笼,去看看钢筋水泥之外的天地。
     
    然而,现实却是,他们嘴上说想要,身体却诚实地留在原地。
     
    而三毛呢,她是真正选择去做的人。她离开台湾,用14年的时间在异国他乡流浪,在撒哈拉沙漠中勇敢追爱,同时她读书写字,甘心做一个“拾破烂”的人。三毛的人生洒脱、纯粹,追求简单的生活,返璞归真的境界,今日为大家推送她一生中最爱的四件事:读书、写作、旅行和收藏。
    读 书
    
    三毛的书架
    幼年时期的三毛就表现出对书本的爱好。到了初中,她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所有世界名著。她生平看的第一本书就是《三毛流浪记》,后来又看了《三毛从军记》。三毛非常喜欢这两本书,有时笑,有时叹息,小小的年纪,就表现出对生活的好奇,对苦难的关心。
     
    上小学的时候,三毛随全家迁到台湾。那时她最大的快乐就是每个月《学友》和《东方少年》这两本杂志出书的时候。可是《学友》和《东方少年》一个月才出一次,实在不够看,她就开始去翻堂哥们的书籍。在一个堂哥的书堆里,她找出了一些连名字都没有听过的作家,如鲁迅、巴金、老舍、郁达夫、冰心等。
     
    不久,三毛又找到了新的看书点。当她发现建国北路有家租书店的时候,一向很听话的她,成了最不讲理的孩子。她无休止地缠着母亲要零钱,一拿到钱就跑去书店借书。有时母亲不在房内,她便去翻母亲的针线盒、旧皮包、外套口袋,只要翻出一毛钱来,就往外跑,拿它去换书。
     
    看完了所有的儿童书,三毛又开始向其他的书籍进攻,从《红花侠》 《三剑客》 《基督山恩仇记》到《唐吉诃德》 《飘》 《简·爱》……三毛跌入了一道洪流里,痴迷忘返。三毛说自己看书,在当时完全是生吞活剥,无论真懂假懂,只要故事在,就看下去。有时看到一段好文章,心中也会产生一丝说不出来的滋味,可是当时的她并不知道那就叫“感动”,直到后来读《红楼梦》时才明白感动是一种多么强烈的感情啊。
     
    三毛第一次看《红楼梦》,是将书盖在裙子下面,等老师已转过头去黑板上写字时,她就掀起裙子来看。当她念到小说结尾宝玉失踪,贾政泊舟在客地,当时,下着茫茫的大雪,贾政忽遇宝玉。这繁华洗尽,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境界让三毛抬起头来,愣愣地望着前方同学的背,呆在那儿,忘了身在何处,心里的滋味,已不是流泪和感动所能形容。
     
    她痴痴地坐着、痴痴地听着,老师叫她的名字,她竟没有回答。老师居然没有骂她,上去摸摸她的前额,问:“是不是不舒服?”三毛默默地摇摇头,看着老师,恍惚地对老师笑了一笑。三毛后来说,就是在那一刹那,自己顿然领悟,终于弄懂了什么叫做“境界”,并将文学的美作为自己终身追求的目标。
     
    三毛这样的爱书,纯粹是出于爱好。这样的理想主义也许注定让她未来的生活充满坎坷和波折,但也给她的人生和作品带来了独有的乐趣和魅力。
    写作
    
    除了读书,写作算是三毛生命中另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她著述可谓丰富,在她48年的人生历程中,共有24种作品问世,有十分广泛的读者群。但是,三毛却说:“写作在我生活中是最不重要的一部分,它是蛋糕上面的樱桃。”
     
    三毛并不认为写作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她觉得生活比写作更为重要,她重视生活远甚写作。她说:“人生有太多值得追求的事了,固然写出一本好书也可以留给后世很多好的影响。至于我自己的书呢,那还要经过多少年的考验。我的文字很浅,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就可以看,一直看到老先生,可是这并不代表文学上的价值,这绝对是两回事。”
     
    三毛说她写不出来沉重的东西,也写不出虚假的东西,她只是要记录她作为一个女人,而且是一个平凡女人的快乐人生。所以她说:“我的写作生活,就是我的爱情生活;我的人生观,就是我的爱情观。”
     
    虽然写作在三毛的生活中并不是最重要的部分,但她一旦进入写作状态,却会十分投入,不睡不讲话绝对六亲不认。有一次,她坐在地上没有靠背的垫子上写,七天七夜没有躺下来,写完,倒下不动,说:“送医院。”那些在别人看来不起眼的文章,她却投入了生命。
     
    也有人批评她的写作拘囿于个人生活的小天地,视野太过狭窄,认为她的主要缺点在于笔力太集中在自己身上,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做梦。
     
    但三毛对于这些批评从来都是一笑而过,她说:“我实在只是一个家庭主妇,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别人把我当作家看,这种改变,使我很不习惯,而且觉得当不起。作家应该是很有学问或是很有才华的人,我呢,做了6年家庭主妇,不曾是专业作家,以后也不会是。我从来没有立志要做作家。小时候,父母会问,师长会问,或者自己也会问自己:长大了要做什么?我说就要做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太太。”
    旅 行
    
    三毛一生去过很多国家,看过不同的人,吃过不同的食物,学过不同的语言,但她觉得这都不是人生的幸福。
     
    她在一次演讲时这样回答一些热心读者的提问:“我听过一首流行歌曲,‘我背着我的吉他去流浪,带朵什么花。’我很恨这种歌,那是没流浪过的人才写得出流浪是件浪漫的事情,这样的人不必去流浪,因为他流浪的话,一定半路就回来的。我流浪,绝不是追求浪漫,而是我在这个地方学业已经完成了,而且找不到事情,怎么办呢?我就再到另一个地方去念书或者做事。所以说流浪的心情,我个人的经历是被迫的。当然我去了很多国家游历,但是说实在话,我从离开家以后没快乐过,这话说得很不勇敢,可是我离开台湾后真的不快乐,一直到我建立了自己的家。所以,怎么使流浪者快乐是很难的事情。在这个问题上我没有答案。”
     
    因此,旅行给予她的也许并不仅仅是快乐,还有一些伤痛的记忆,甚至,有些旅行真的并不是自愿的,而是被迫的,是她那颗时时需要逃离固有生活的心驱使着她离开。她说自己并非刻意流浪,只是不知道要到哪里去,没有人愿意流浪,即便是一向追求自由的三毛,其实如果有机会,她是多么希望能在另外一种形式的生活中安定下来。
    收 藏
    
    三毛喜欢旧东西,她曾经说过:“旧东西不独有它的历史,纵是小小的一件饰物、手表,也好像有说不完的故事。”
     
    拾荒是三毛从小就有的梦想。爱拾荒,但因为自己是个“胆小鬼”,所以没有勇气拿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直到成年之后,她通过写作挣了大笔的稿费,才开始放手去收集自己喜欢的艺术品。
     
    对于自己从小就有的拾荒梦,三毛还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写作文,老师布置的题目是《我的志愿》,三毛的作文一直是同学中写得又快又好的,几乎每次老师都要点名让她朗读自己的作文,当然这一次也不例外。
     
    “陈平,站起来,把你的作文给全班同学读一下。”
     
    三毛怀着骄傲的心情站了起来,开始大声朗读:“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地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戏,自由快乐得如同天上的飞鸟。更重要的是,人们常常不知不觉地将许多还可以利用的好东西当做垃圾扔掉,拾破烂的人最愉快的时刻就是将这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
     
    但老师并不认同三毛这种最真纯的童心向往,罚她重写,直到她硬着头皮写出一篇要做医生的作文才算了事。
     
    虽然她日后并没有成为职业破烂家,但她对于拾荒和收藏的爱好却从来没有改变过,甚至还专门出了一本叫做《我的宝贝》的书,介绍她的“宝贝们”。在这本书的后记中,三毛写道:“其实,我的宝贝不止书上那么一点点,自从少年时代开始拣破烂以来,手边的东西总是相当多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加上个人环境的变迁,每隔5年左右,总有一些原因,使我的收藏大量流失。起初,对于宝贝的消失,尚有一些伤感,而今,物换星移,人海沧桑,早已成为习惯,对于失去的种种,都视为一种当然,不会再难过了。”
     
    拾荒在三毛的眼中,是一件极富有趣味的事。在撒哈拉沙漠,三毛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通过在垃圾堆里的翻捡,布置出了一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家。在她的艺术家的眼光里,垃圾场成了世界上最妩媚的花园,总有拾也拾不完的宝藏。
     
    对于那些收藏,三毛曾经说过:“我有许多平凡的收藏,它们在价格上不能以金钱来衡量,在数量上也抵不过任何一间普通的古董店,可是我深深地爱着它们。”
     
     
    (以上内容摘编自《一个真实的三毛》,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任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