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谋士——郭嘉 郭笑延 谁是三国时期第一谋士,诸葛亮?司马懿?而我却认为是郭嘉。 郭嘉,字奉孝。公元170年,颍川,一颗新星开始书写传奇却又短暂的人生。21岁的他投靠实力鼎盛的袁绍不到十五天却又离开,认定袁绍未来无法成就一统天下的霸业。 后来,荀彧举荐郭嘉给曹操,让其辉煌生涯找到了演绎的舞台。曹操讨伐张绣败北,袁绍写信对曹操恶语相加,曹操却不敢与其正面冲突。这时我们的新星郭嘉提出了“十胜十败论”:“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之后他又提出了“先取吕布,扫除东南,然后图绍,乃为上计”。 不久后,刘备战败依附于曹操帐下。谋士程昱建议杀刘备以绝后患,然郭嘉以为:“若曹操杀了败走而投奔自己帐下的刘备,那以后谁敢来投靠?再者说,刘备虽在当下还称得上英雄,但实力远不及曹操,尚未构成很大的隐患,而曹操又师出无名,故不必杀他。”事实证明,郭嘉的分析准确,后来,很多仁人志士投靠了曹操。而郭嘉提议软禁刘备,但曹操并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在袁术北投袁绍时,刘备乘郭嘉未在曹操左右,请缨带兵追击,后逃跑。这也是曹操为数不多的没有采纳郭嘉的建议的事件,后果简直立竿见影。 不久,曹操听从郭嘉的计策,先速败刘备,后迅速回师,在官渡大败袁绍。这场以少胜多,以弱克强的经典战役,郭嘉功不可没。曹军乘胜攻到了邺城,郭嘉又献策先佯装退军,静观袁尚、袁谭自相残杀,曹军大胜。 曹操听从郭嘉的建议,在北方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继而兴兵北征乌桓袁绍其他儿子,但掣肘于南边依附于刘表的刘备。犹豫之时,郭嘉再次鹤立鸡群分析道:“刘表的能力远不及刘备,此时,刘表绝不会让刘备动大手笔。要是将来刘备反咬刘表,他怕自己难以支持。所以刘表一定会对刘备谨慎防范,刘备定不会威胁到我们。虽虚国远征,公无忧也。”曹操认同后北征乌桓,按照郭嘉提出的丢掉辎重,兵贵神速,快速突袭其后方以取胜的策略,大获全胜。袁尚和袁熙又投奔了公孙康,正当曹操束手无策之时,郭嘉来信称:公孙康必定会送二人首级至曹营。果然,公孙康呈上二人首级投奔曹操,这无疑为郭嘉卓越的才能添加了光辉的一笔。 可惜天妒英才,年仅三十八岁的郭嘉病逝途中。平日里,曹操和郭嘉是十分要好的朋友,郭嘉甚至能够享受到曹操爱将和爱子“行则同车,坐则同席,食则同桌”的待遇。郭嘉一去,使曹操痛苦之至,并痛哭流涕为其哀悼,谥曰贞侯。 最后,我以史书和曹操对郭嘉的赞美结束,谨此表达对郭嘉的欣赏与敬佩。 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见识过人,曹公奇佐。 责编:崔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