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才能 因为对自己的国力过于自信,所以唐朝特别好战,太宗贞观年间平均每年至少发生一场战争,主要对手是突厥和高句丽。玄宗开元天宝平均两年至少发生一场战争,主要对手是吐蕃和南诏。平定安史之乱用了将近十年。而唐朝和南诏的战争,从天宝年间一直打到唐朝末年,持续了一百多年。 唐朝好战却不善战,在对外战争中很少占上风,三征南诏、四征高句丽、鏖战吐蕃,大多以失败告终,突厥曾经兵临长安城下,安史叛军更是马踏长安洛阳。只是因为综合国力太强,唐朝才没有提前灭亡。战争习以为常,诗人身不由己,就连王维这个不穿袈裟的和尚,都曾经“使至塞上”,更何况王昌龄、李颀、高适这种性格比较豪放的人。这是唐朝边塞诗繁荣的重要原因。 李颀的《古从军行》,可算作是边塞诗中的经典。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轻车”是指飞将军李广的堂弟轻车将军李蔡。唐代边塞诗通常借用汉朝的人名地名指桑骂槐。这首诗很难得地兼顾战争双方,既写到战争给汉军将士带来的牺牲,也写到战争给游牧民族造成的苦难。“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讽刺汉唐两朝发动的战争多数都毫无意义,只能得到葡萄之类可有可无的东西。 李颀的边塞诗和诗体人物传记都堪称独树一帜,但这些作品只能让他成为著名诗人。真正让他跻身伟大诗人行列的,是他无与伦比的音乐评论才能。 《渌水》和《楚妃》是琴曲名。正是因为有李颀这样的知音,当时的几个音乐家才得以青史留名。 李颀最著名的音乐诗是《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董大即董庭兰,当时著名的琴师。《胡笳弄》是根据胡笳乐谱改编的琴曲,所以董庭兰是弹琴而非吹奏胡笳。房给事是指著名宰相房琯, 他曾任给事中,董庭兰后来做了他的门客。房琯经常召集朋友去他家听琴,很多人甚至通过董庭兰走后门。房琯在安史之乱中罢相据说就是受董庭兰牵连。 李颀把董庭兰的琴技说得神乎其神,连妖精也从深山跑来偷听。唐朝四大李姓诗人李白、李颀、李贺和李商隐都妙想天开,完全不受自然法则和社会制度局限。后来武侠小说里那些违反常识和无视地心引力的武功战法,很可能受到他们的启发。 (摘自《银鞍白马度春风》) 来源: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任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