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人物印象 >

他雕出了“人类群星闪耀时”袁熙坤年过古稀,创作热情不减

http://www.newdu.com 2018-03-20 人民日报 魏薇 参加讨论


    
    雕塑形象活灵活现,雕塑功底扎实、过硬……雕塑家袁熙坤,他的作品被作为“国礼”送给外国元首,其《女娲补天》雕塑被联合国选为“补天行动”项目象征。
    与你交流时,一如他在雕塑台前,眼神绝不会飘忽游离,一双如剑的眉毛始终蹙在一起。据说,他能迅速在100个人脸上找出100种微小却是关键的差别。
    这是一种“职业病”。如不能在片刻间掌握一个人额头的倾斜、眉宇的微坡、耳廓的转折,他也不会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雕出了一片“人类群星闪耀时”的浩瀚星空。
    他就是雕塑家袁熙坤(见图,资料照片)。除此之外,他的身份还是画家、书法家、收藏家以及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但生性浪漫真诚如他,最喜欢的称号则是:自然之子。
    3月初的北京朝阳公园,春寒料峭,金台艺术馆地下一层的工作室内无任何取暖设施,寒冷可想而知。袁熙坤穿着沾满泥巴的厚重工服站在一尊名为“播种者”的雕塑面前,反复思量整体结构。他右脚大踏步上前,挺直胸脯,坚定的目光直视前方,一遍又一遍地摆出雕塑的姿势,“你看,你能否感受到葛培理先生的力量?”
    他说他崇拜泥巴,在雕塑上每增加一块“血肉”,都须带着毫不迟疑的力度,要不然则无法给予雕像以生命和温度。与一般雕塑不同,他的塑块极有气势,将古代文人画中的皴法如斧劈皴用得炉火纯青,营造出了斑驳、沧桑的历史感。在5米外观摩,既能感受到恢弘磅礴的气势,也能体会到精微细腻的感觉。
    袁熙坤有着极为扎实和过硬的功底。出身艺术世家的他,在儿时,每当父亲进行艺术创作时,他就跟在身边,做勤恳的小工。年轻时,他曾长时间在西双版纳原始森林与花鸟虫兽为伴。劳动之余,他的案头始终放着罗丹、米开朗基罗等伟大艺术家的作品集,每晚总能抽出时间在火塘边油灯下与崇敬的大师们谈心。
    “您是如何形成自己的雕塑风格的?”
    “风格不是追求出来的,而是自然形成的,是人生经历、生命轨迹所造就的。”袁熙坤说。
    袁熙坤已过古稀之年,拥有长久而繁盛的艺术生涯,如今仍然是历经沧桑而热情不减。他说他的人生信念是,“以有限的财力、无形的才情塑造让人敬仰的人。”
    11尊名人雕塑、3尊动物雕塑被选作国礼赠送给相关国家元首,《女娲补天》雕塑被联合国选为“补天行动”项目象征,环保主题雕塑《极地之急:北极熊》《森林守护神:虎》在世界范围影响颇大……除此之外,他还曾应邀为152位国际政要名人创作水墨肖像画,成为一名热心外交的和平使者。熟悉他的人,或许不会将他的成就完全归功于他的艺术,而会认为是一股创作热情在推着他的艺术事业不断向前。
    创作之余,在金台艺术馆的阁楼上,他每天都要读书、喝茶、想心事。他想雕塑的事,想绘画的事,也想蓝天、绿水、森林、动物与人类。他说,“我不反对艺术家躲在象牙塔里,在有限的画幅上,以方寸之地,气象万千地表达自我,但我更主张一个艺术家应当用自己的艺术来回报社会,跟老百姓最关注的事业相结合,到达更广阔的天地。”
    的确,艺术家只有将个人的发展与社会、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艺术青春才能得以永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