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南京历代经典散文》:披沙淘金为此城

http://www.newdu.com 2018-03-08 国学网 雷雨 参加讨论

    京华的姜德明先生曾主编过《北京乎》,反复刊印,成为名副其实的常销书。南京作为饱经沧桑的千年古都,无数文人雅士为她写下过灿若云霞的锦绣华章。品读城市,缅怀历史,钩沉文本,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在市面上多看到关于南京历代诗词的选本,也有从游记或者从外国人角度解读南京的图书,而作为《昭明文选》诞生地的南京,关于这座城市的历代经典散文的选本,似乎还不算太多。程章灿成林选编的作为“品读南京”丛书之一种的《南京历代经典散文》,不失为一次有益的尝试。
    成林、程章灿编著的《南京历代经典散文》篇幅并不宏富,内容也不庞杂,该书分为魏晋南北朝、唐五代两宋、元明清与民国等四辑,收文大致在40篇左右,涉及作者共计31人,堪称精简而节制。程章灿先生是研究魏晋南北朝赋文学的专家,曾出版有《魏晋南北朝赋史》,就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时期,该书中编选了陆机的《吴大帝诔》、孔稚珪的《北山移文》、王融的《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陆倕的《石阙铭》、萧统的《殿赋》与庾信的《对烛赋》等6篇文章。陆机陆云兄弟出身名门,望重一时,但当下再读他的关于孙权的诔文,已经很难体察他那种“泣血如零”的幽微心境了。孔稚珪的《北山移文》,嬉笑怒骂,精巧别致,把周颙的嘴脸挖苦嘲弄得淋漓尽致,“丛条瞋目,叠颖怒魄”,不愧是千古好文。世人多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与王勃的《滕王阁序》,而王融的《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似乎知名度不高,也许是因为他年仅27岁就被下狱赐死的缘故?而挺身表奏将他置于死地的就是孔稚珪,也算是同殿为臣的文字同行?但他的这篇文章之丰赡华丽用典讲究真是可圈可点,文中有“牢笼天地”“弹压山河”“爱敬尽于一人”“光耀究于四海”,这些语汇真是万古常新令人感喟无端。陆倕的《石阙铭》所讴歌称颂的石阙早已经难觅踪迹,但却留下了白纸黑字的耀眼文字,“众叛亲离”“兵不血刃”,迄今常用,而“壶浆塞野”“箪食盈涂”,自然会让我们想起《隆中对》中的“箪食壶浆”来。萧统的《殿赋》明丽空泛,不知所云,庾信的《对烛赋》中有“楚人缨脱尽燕君书误多”之语,但整篇文章虽然文采缤纷,终觉空洞无物。
    书中的“唐五代两宋篇”共有8篇文章,分别是李白、徐铉、王安石、李纲、王铚、陆游、范成大、马光祖等。李白与南京关系密切,但他的《为宋中丞请都南京表》却被范文澜先生讥笑为政治上的极端天真。王安石、陆游、范成大都是诗文大家,李纲是名臣,而王铚、马光祖则不大为人所知。不知有人考证否,马光祖的《景定建康志》序,是他人捉刀?还是他自己亲力亲为?王铚的《徐十郎茶肆》中的徐十郎就是《摄山栖霞寺新路记》的作者徐铉弟弟徐锴的儿子,在当时,徐铉、徐锴兄弟,也算是盛名一时的风云人物吧?王铚与张元干、晁说之都有来往,他当年也是饱受秦桧排挤打击的人物;而此一辑中,最令人喜欢的还是陆放翁在南京滞留六日所写下的文字,王安石的《真州长芦寺经藏记》与范成大的《吴船录》,似乎还是过于简约爽洁了。
    《南京历代经典散文》关于元明清共选文13篇,张岱3篇,袁枚2篇,其他是胡炳文、宋濂、宗臣、谭元春、余怀、侯方域、王士祯、管同等。胡炳文是作为元代的唯一代表了,宋濂、王士祯自然是名气很大,不可或缺,而宗臣在《游燕子矶记》中提到了湛若水,而“白云扫空万里一碧”也是颇为令人眼睛一亮的好句。这个谭元春就是与钟惺并称的竟陵派创始人,余怀的《板桥杂记》一直是被低估的文本,余怀父子实际上也都非襟怀逼仄的人物呢。书中选了管同,而舍弃了梅曾亮,也许自有道理,但桐城派的方苞、姚鼐都与南京颇有渊源,也许是囿于篇幅所限,对方苞只能忍痛割爱?这只能是一种臆测了。
    民国距离当下最近,名篇佳作也多,而《南京历代经典散文》除了朱自清、俞平伯的同题散文必选之外,另外几人只是张恨水、李金发、倪贻德、石评梅、叶灵凤5人,而这5人中,张恨水与石评梅,平分秋色,分别选了4篇。平心而论,这五个人的文字见识,除了石评梅稍显薄弱之外,都是文章高手,而有意思的是,倪贻德、李金发、叶灵凤都有一画家身份,而石评梅是《历代经典散文》中所涉及到的31位作者中唯一的一位女性作者。
    金秋时节,大地旷野之上的五彩斑斓,令人有目不暇接的春华秋实。品读《南京历代经典散文》,如同穿越一座城市的万古苍茫,草树风烟,千秋感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