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集体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共征集到意见建议57条,从中梳理出针对部门的问题36条。这些问题符合部门实际,完全认领。 一、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履行兵团职责使命方面的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情况。一是对中央、自治区和兵团党委指示精神学习贯彻不扎实。对学习中央、自治区和兵团党委指示精神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的成效不明显;学习制度坚持不好,学习的时间有时得不到保证,存在文件以传阅代替学习的现象;学习的效果不好,学习时谈工作的多,谈学习体会和理论观点的少,理论联系实际还不够紧密。特别作为政研部门,在深学深研上下功夫不够,还没有很好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对兵师党委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不够有力。对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兵师党委的重大战略部署,有学习还不深透、理解不深刻、落实不够到位的现象。兵师党委提出,师自定试点团场于6月30日之前完成改革与运行工作任务,部门作为牵头部门,在结合实际创造性地与职能部门协调沟通开展工作上有所欠缺,缺少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缺少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措施,缺乏钉子精神、扭螺丝的劲头,深入基层抓落实不够,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虽然按期基本到位,但试点团场政资分开中的建账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三是对中央八项规定和转变作风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政研部门既不管钱又不管物,没有迎来送往等应酬,更没有以权谋私的条件和土壤,八项规定和反腐倡廉与自己关系不大,有观望的思想。 (二)履行兵团职责使命情况。一是对师市在喀什地区的特殊历史使命和重要地位认识不到位。没有及时深入研究如何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发挥兵团“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的新三大作用。对分裂与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认识不足,对暴力恐怖活动与宗教极端主义的演变关系研究不透彻,对如何应对和打击“三股势力”有麻痹思想,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进行系统学习不够,致使政研干部政治敏锐性不够强,遇有突发事件时会不知所措,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二是履行职责使命意识不强。对处理好“三大关系”的责任意识淡薄,对兵地融合发展理解不深,对师市地处反分裂第一线、担负“两个确保、一个全面参与”的任务认识领会不深,缺乏兵团人应有的反恐、维稳和戍边责任意识。在研究思考问题时,注重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考虑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问题少。 二、“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形式主义方面。一是学风不扎实、学用脱节客观存在。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长期性认识不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还不强,创学习性部门建设不够。研究工作多,研究学习较少;应付学的多,主动学的少;照本宣科多,深入讨论思考少,就学习抓学习,将部门对上级文件精神的学习领会与部门职责相结合不够。二是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下基层调研不够深入,有时存在流于形式,走马观花的倾向,了解城镇化建设中房屋空置、职工多元增收、劳动力转移等情况主要靠听汇报、看资料、开座谈会、打电话,与干部、职工群众面对面深入谈心交流少,对干部思想状况和基层干部工作生活情况了解不全面,指导基层解决问题和困难的思路和办法还不多。三是干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不强。存在照搬上级指示或有时对上级布置的任务有当“中转站”的现象。 (二)官僚主义方面。一是群众观念淡化。对群众关心不多、指导不多,为职工群众想的少,服务群众意识差,职工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不主动过问。尤其对挂钩的帮扶户,走访慰问力度还不够大,促其脱贫致富的思路和办法不够宽。二是服务意识树立还不够强。在起草城镇化建设中房屋空置、多元增收等文稿或材料时,由于深入调查研究接地气、通下情、倾听基层干部职工群众呼声不够,便产生了有些措施建议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现象。下基层、摸实情、查民情、解民难的主动性还不够强。有时部门同志借工作忙的缘故,对个别来上访的群众在解释土地承包政策等相关政策方面存在不够耐心、不够全面、不够细致的现象。三是工作服务质量不高。没有将对上服务与对下服务很好地结合起来,重视对上服务、轻视对下服务,不怕基层和职工群众不满意,就怕上级领导有看法。工作标准有时要求不高,只求尽快完成,不求尽善尽美,有时以为只要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和本职工作就行。 (三)享乐主义方面。一是存在精神懈怠现象。部门人员的工作热情还不够高,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够,有时存在上级布置什么就做什么的现象,有时思想上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和“松口气、歇一歇”的思想,工作中存在进取心不足的现象。二是开拓创新意识不强。工作中缺乏干劲、韧劲和闯劲,缺乏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习惯于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照老经验处理新情况、按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困难问题摆得多、办法措施想的少,存在等靠要思想。三是缺乏敢于担当的精神。在工作中,存在安于现状的现象,缺乏干事、勇于担当的精神,遇到困难绕道走、遇到麻烦向上推,面对复杂局面和重大问题消极躲避,存在畏难情绪。四是存在攀比心理。对物质利益和收入待遇看得较重,总是和发达地区比,和高收入阶层比,希望收入高一些、条件好一些、福利多一些,对追求物质享受见怪不怪。 (四)奢靡之风方面。一是艰苦奋斗精神有所弱化。随着生活条件改善,丢掉了艰苦奋斗好传统。“两个务必”思想树的不牢,勤俭节约有所减弱了,有时看到一些浪费现象既不反对也不制止,有时对迎来送往、赠送土特产等现象习以为常,认为只要不往口袋里装钱就没事。二是廉洁自律意识不强。在八项规定出台前,公务接待有超标准的现象;下基层检查指导工作,对基层迎送和超标准接待安排,没有完全做到断然拒绝。 关于几个具体问题的说明:在公务接待费用方面:能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公务接待;没有发生用公款吃喝和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在公务用车费用方面:部门没有车,用车需向师办申请后统一安排。在出国(境)费用方面:部门没有此事项发生,此项费用不存在。一切公务支出均按照师机关财务预算列支并统一用公务卡结算。办公用房2间各14平方米,共3人使用,不存在超标现象。 三、产生问题的根源及分析 经过深刻剖析,师党委部门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履行兵团职责使命和“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工作动力、纪律管束等方面还不同程度存在着差距和问题。 (一)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一是不够重视政治理论学习。以日常工作忙为借口,对部门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注重,学了也是浅尝辄止存在片面性,缺乏对理论的系统研究和深刻理解。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论学得不够深透,没有从灵魂深处自觉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理论上的不成熟导致政治理想不够清醒和坚定。二是科学理论武装建设不够。没能很好地运用科学理论加强思想改造,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扭曲,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革命意志消退,甚至对权贵人物、豪富人物生活方式心仪向往。三是理论与实践有所脱离。学风不实,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始终如一地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导致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政研工作实践不够,紧密结合师市党委中心工作谋大事、议大事不够。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只满足于记住几条重要论断和几句讲话,对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缺乏高度的警醒,对形形色色的腐朽没落文化和社会思潮、特别是“四风”问题泛滥缺乏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的分析批判能力。 (二)宗旨意识不够强。一是对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领会不深刻。在具体落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的思想上有偏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有所衰退.二是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不强。面对当前师市为实现“两个率先、两个力争”奋斗目标,尤其是如何提高少数民族聚集团场职工群众生活水平缺乏好的对策和建议。三是官本位思想严重。浮在机关不接地气,深入基层调研指导不够,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不够,对职工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重视不够,根源在于我们在工作态度上没有认真想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没有真正摆正主仆关系,群众观念淡化。 (三)党性修养有所减弱。一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偏差。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共产党人思想政治修养的根本,这些年来,虽然口头上也讲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但往往落实在行动上就只注重前者而忽视后者,重业务工作轻政治思想教育,致使在多元化社会思潮及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还站得不够稳,共产主义政治信仰还不够坚定。二是求真务实意识不够强,改革创新能力不足。满足于表面上不出问题,对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透彻的分析研究,对基层和广大群众的工作经验缺乏及时的总结提炼,对基层群众提出的问题缺乏有效的解决办法,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足。求真务实意识不够强,创新意识不够,导致工作作风不够实。三是艰苦奋斗的本色有所退化。没有以共产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风范从严要求,导致享乐主义思想不同程度存在。 (四) 担当精神缺乏。一是在工作中,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少动力和激情,缺乏勇于担当的精神。二是对加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干部干事业的担当意识缺乏有效的工作举措,没有形成开拓进取的明确导向机制,存在着工作研究就事论事多、开拓创新不够,工作推进布置任务较多、讲求质量较少等问题,工作干多干少、干快干慢、干好干坏大多靠个人的自觉性,致使工作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动力不足。三是完成工作标准不高,面对师市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怕担责任,缺乏迎难而上的勇气。开拓进取的弱化退化,导致思想上有些因循守旧、工作上有点按部就班,影响了工作创新能力,其原因是革命意志、奋斗精神衰减。 (五) “三严三实” 践行不够。在修身律己上,放松了自我要求,满足于不违规、不触线、不出事,对“关系学”见怪不怪,甚至随大流。在严以用权上,对权力来自人民、权力服务人民认识不清,对人民赋予的权力缺乏敬畏之心,对党的铁的纪律缺乏戒惧之心,对剥削阶级思想和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缺乏应有的警醒。在做人做事上,遇事往往私字当头、本位主义,考虑对自己是否有利多,没有真正用党员标准、好干部标准要求自己。 (六)道德修养还不精深。一是不重视理论学习、修养的提高和党性的锻炼,放松了对自己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在思想品质、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上发生了偏离和错位。即便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也找种种理由和借口为自己开脱。干工作,想问题,不能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脚踏实地地为群众办事,缺乏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受各种社会思潮和外来文化对人们的道德观念的影响,造成思想观念的混乱、道德标准的下滑。 四、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一是切实端正学习态度。按照“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提高、再提高”的要求,把学习作为一种觉悟、一种责任、一种境界和一种能力,不断提高部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拓宽视野增强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战略思维能力。二是在理论学习的系统性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部门学习制度,坚持集中学习与平时自学相结合,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部门领导学,重点突出党的政治理论以及中央、兵师市党委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紧紧围绕师市党委中心工作做好调研工作,注重紧贴基层、紧贴服务对象抓实事,切实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原则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三是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切实端正学风,要在常学常用上做文章,努力把科学理论转化为科学的思维方式,转化为对客观实际的正确把握能力,转化为指导政研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转化为践行科学理论的实际行动,把学习成果应用到工作上来。 (二)改进工作作风,克服形式主义。一是遵循“一切依靠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把职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二是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严格执行部门挂钩联系点制度,每年不少于60天的调研,每人每年至少写出1 篇有质量的调研报告。 (三)强化宗旨意识,革除官僚主义。一是牢固树立公仆意识,自觉站在群众立场上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教育引导部门人员牢固树立“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事业之中,坚持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第一。二是紧紧围绕师市党委中心工作,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央、自治区、兵团党委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总结完善工作经验,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三是加强对部门人的教育管理,严格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完善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和工作督查制,完善绩效考核。 (四)强化制度约束,反对享乐主义和奢侈浪费。一是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力度,筑牢遵规守纪防线。二是深入落实好中央的八项规定和兵团二十六项规定,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执行“三公”经费管理有关规定。三是坚持勤政廉政,严守工作纪律,严格外出出差办事请销假制度,上班时间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四是进一步弘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不追求享受的优良传统。 (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凝聚力、战斗力。一是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筑牢思想防线。二是强化纪律观念,加强律己意识,完善监督机制,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自觉抵制奢靡之风。三是增强全局观念,牢固树立团结奋斗的思想,形成齐心协力、共同奋力推进政研工作新局面。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