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笔记 >

《被遗忘的语言》读书笔记

http://www.newdu.com 2018-02-2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你是猪吗?”说出这句话,不是在探讨你跟猪是不是兄弟,有没有夫妻相。而是在说你为什么像猪一样蠢。实际上,猪并不蠢,猪翻猪圈的本领高超,猪只是懒,睡得多而已,这被理解为蠢。说猪蠢并不是基于事实,这句话只是用了猪的一个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不用细说,听者很自然地知道我说某人是猪时在表达什么。象征是某些代表其他事物的东西。象征式语言是一种代表感觉经验的语言,是表现我们内在经验的语言,它告诉了我们自己的行为,及物理世界对我们的影响。这种语言并不是在说客观世界怎么样,而是在说我(言说者)希望世界怎么样,在象征语言王国里,我们如上帝,塑造我们想要的图式,构造我们想要的生活。但人终究不是神,会堕落成人,人终究会被生活打败,被生活中的各种失落与挫折折磨。于是就有了意识的循环:外部客观世界传递信息给意识主体,意识主体把其编码为象征语言,投射到客观世界,当客观世界与象征语言有龃龉之时,意识主体会改变象征语言,重新投射。象征语言联系着客观世界与内心的世界,这种联系有三种不同方式:一是惯例的,约定俗成,猪是蠢的,狐狸是狡猾的;二是偶发的,经验之间的偶然关联,如似曾相识的感觉;三是普遍的,故事总是一件接着一件,然后被相互联系在一起,如闪电之后总有雷声,风吹来会有树叶沙沙响,这样类似的诸多情境记忆。
    梦境就是一种象征语言,梦是我们在睡眠状态下,各种心理活动的有意义的与重要的表现。我们日常行为与活动会与我们的思考过程相互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大部分是由我们所做所为和我们有兴趣做的行为所决定。而梦境就是在我们与外界断绝交流的情况下的心理经验,它不再占有行动,而是占有自我的经验。正是不占有行动,所以不被行为限制,人在梦境之中能够投射更多,更多地不受客观环境的物理规律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觉得别人愚蠢时,我们会想他是不是猪?但在梦境之中,我们更自由,我们可以直接把他想象成猪,于是会有了某种梦境:我晚上做了个梦,梦中有一个人,很像我的一个朋友,感觉是那样,那感觉让我确信他就是我的那个朋友,但奇怪的是,他又矮又丑,还长着颗猪脑袋,这可跟我那个朋友一点都不像。
    那么梦对我们有什么用呢?我们怎么解释梦境呢?有些人从演化的角度,认为人每天花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是在清理记忆,排除大脑白天运作产生的代谢废物。也有人说梦有其适应作用,我们可以在梦境之中,模拟现实场景,让我们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跟游戏的作用类似。而解释梦境,自古就有很多方法。值得说的,成体系的,也就从近代的弗洛伊德开始,弗洛伊德认为梦境是潜意识,是本能与欲望的体现。梦的本质是反理性欲望的幻想,在梦中满足这些非理性欲望。而荣格认为梦是潜意识智慧的启示,他超越了个人。这类梦会有一些预言作用,还有艺术家与科学家的灵感就是这类梦。现代的梦的观念认为,梦可以表现任何形式的心智活动,不仅表达出我们的不合理需求,还表达出我们的理性与道德,梦里面善良与邪恶的成分都可能会有。
    若是需要解答梦境,去理清楚梦境的意义,就需要了解梦的象征语言作用。梦看似错综复杂,千奇百怪,但深入分析,就会发现梦终究是做梦者自己的想法。如同自言自语一般,旁人难以听清楚,但当事者知道自己在表达什么。所以要问梦在表达什么,就跟诗歌鉴赏一样,需要跟做梦者讨论,或自己揣测梦里的反常象征有何意义。如人在天上飞,老鼠去吃猫等到底是在说明什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