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笔记 >

《史铁生散文》读书笔记

http://www.newdu.com 2018-02-2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史铁生散文》读书笔记
    一、在两年前的时候,我每天下午都会去望江楼公园静坐,冥想。
    公园不算大,但是很静,里面种满了竹子,是为了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而建立的。
    说起薛涛来,大概很多人都不熟悉,她是才女,蕙心兰质,旖旎才情,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妓之一。
    可惜,她爱上了元稹。轰轰烈烈的姐弟恋没有结果,毕竟男人都是现实的。我真佩服她,明明没有希望,还在坚持。
    我喜欢这个公园,不仅因为离学校近,不仅因为薛涛的执着,更因为它很静,能让我安心的想事情。
    我不止一次的说过,两年前是信仰崩塌的时候,我的生活乱到极致,只有在哪个园子里才能让我有一丝一毫的安全感。
    我往往会坐在江边的椅子上,听着轻音乐,想过去,想现在,想未来。有时候,会停下来看几个老人在地上练习书法,有时候,会随手拍几张照片。
    这个公园在我最无助的时候能让我有归属感,大概就是我的地坛吧。
    二、后来,我在最无助,最黑暗的地狱中爬了出来,便很久没有去过那个公园。
    我不再去想生死的大问题,也不再去想遥远的未来,我变得更加冷漠,我变得关注当下。
    所以别和我提未来,未来太远,我看不到。
    也别和我提感同身受,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感同身受。
    之后,想买的东西,我会马上买,想做的事,也会马上做,喜欢的人,也会马上表白……我的拖延症太严重了,世事无常,我可不想留下遗憾。
    无助感消失了,一个人到最后能依靠的只有自己,我变得孤独了。
    三、我开始对生命漠视。
    这种漠视不是见死不救的无情,而是对生命消逝的冷漠。
    ——“幕,你知道吗,XX又发生地震了,死了上百人了。”
    ——“哦。”
    ——“幕,你看新闻了吗,高速上车祸死了两个人,还有视频。”
    ——“哦。”
    前几天晚上回家,路过十字路口,亲眼目睹一场车祸,距离我只有20米左右。我看了一眼,心想:那司机应该已经死了。
    之后转身走了。
    我开始对很多事情失去感觉,开始和很多认识的人断绝关系。
    几天前看到朋友在朋友圈抱怨各种不顺和操蛋的事情,我看了一眼,点了一个赞,评论说:真羡慕你有这些情绪。
    我多想有这些情绪,开心也好,愤懑也罢,只要是情绪都好。
    可惜我没有。
    四、我反而对陌生人热情起来。
    路上有人向我问路,我会不耐其烦的告诉他怎么走,甚至还会陪他一起过去。
    公交车上边上坐着一位农民工,我会主动的和他说话,听他诉说着各种不顺。
    去修电脑,会和那个老板坐下来嘚啵一个小时,详细询问他这个城市这么些年的变化。
    有老奶奶问我“信耶稣么”,我会静下心来听他说着耶稣如何如何。
    前些天不经意间看到《滕王阁序》,看到那句“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的时候,心中感慨万千。
    至少,面对萍水相逢的人,我还能温柔相待。
    五、我在读高中的时候,很喜欢史铁生。时隔这么多年重新看他的散文,却不怎么喜欢了。
    大概是因为我也有那么绝望的经历吧。
    正如他所言:“我什么也没忘,但有些事只适合收藏”。
    我应该还有梦吧,不然也不会写这么多了。
    ——苏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