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笔记 >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读书笔记

http://www.newdu.com 2018-02-2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作者:万维钢
    内容摘要
    读书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思维、以及对这个世界有新的理解和见识。可很多人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会读书。
    本篇笔记内容来源于,万维刚的《笔记本的力量》《用强力研读书》
    读懂一本书的关键是深度阅读,而此阅读的核心则是读书笔记,这篇文章主要教你如何通过5个步骤来输出高效的读书笔记,且这个笔记的内容长在你的脑子里,不会遗忘!
    1、为什么要阅读?
    读书可以提升人的思想内力,这个内力可以获得对这个世界的新理解和见识,目的是获得见识以及学习到高水平的思维方法。
    2、读书人该怎么读书?
    我们一般把为了掌握某种技能、或想提升自己内力的人称之为读书人,读书人应该怎么读书呢?
    a、尽量可能的多阅读非小说类的书籍,这类书籍读完应该是让你能加深对某一个领域的理解。能获得一种智慧上升的感觉。
    b、在选择好适合的书之后,去读完这本书。选择适合你的书就很重要(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这里暂时就不介绍,可以看我的文章)。
    c、读完了书还要读懂了书,记住了书。
    听起来这好像是大家的通病,有时候是读完了,却貌似一知半解,又或者读完了之后,一段时间就忘记了,让阅读效率大打折扣。
    你需要的是刻意阅读deepreading!
    3、什么是刻意阅读?
    读书不是你会认字就叫读书,是一门技术有会读的,有不会读的,不是爱读就行。
    刻意阅读的目的是追求阅读的深度和效率,挖掘到书中最大的价值。
    a、不好玩
    这里所说的刻意阅读,并不是那种周末,阳台上,泡上一杯咖啡,播放着浪漫的歌曲,翻开一本书休闲的阅读,高度集中注意力的阅读,读书我是认真的!
    b、用时少
    犹豫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一般这种阅读时间不超过2小时,所以要把精力放在不受打扰的时间段里去阅读。
    c、不追求快
    深度阅读的书籍都是经过挑选的,处于脱离舒适区,处在学习区的书籍,为了更好的吸收知识和增长内力,我们通常做法是读两遍。
    第1遍是正常阅读一个章节,跟着作者的思路走。
    第2遍是摸清作者的逻辑脉络,忽略章节里的小故事(案例、典故、名人轶事等),边读边输出笔记。
    第1遍是为了陷进去,而第2遍则是为了跳出来。
    4、深度阅读的核心是做好输出,写好读书笔记
    1、读书的笔记有什么作用?
    (1)抛开故事记住文章。
    山川景色变成线条地图。让文章抽象起来,只看到一条清晰的逻辑脉络。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脉络写出来,再画出一副地图的,从抽象到具像。
    2、如何写读书笔记?
    (1)保留章节的标题,然后写摘要。
    摘要必须是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作者这一章节主要说的是什么。
    (2)提取文章中清晰逻辑脉络。
    这个基本上用思维导图就可以做到。
    除了提炼逻辑脉络,还应该把这一章节的案例、故事全都串联起来看,才能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单独的去看一个故事,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忽略了故事在本篇文章中的意义。
    3、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什么是亮点?比如章节中的好故事、案例、典故又或者是作者的某一句能刺激你思维从而产生洞察的一句话。
    当有洞察来临时,切莫让她匆匆的溜走,可以想想这个洞察为什么会来,怎么来的,简单来说5个渠道产生洞察:触类旁通、巧合、好奇心、自相矛盾、急中生智,详情可以阅读《洞察力》这本书。
    这些亮点我称之为金句,充实我们大脑的素材,不管是为了写作还是今后和同事上司聊天,这些都会让别人对自己刮目相看。
    4、有大量自己的心得和看法
    尽量用自己的话去写笔记,其实就是在写出自己的看法和心得。这个其实也是逼自己思考用脑的过程。
    5、发现与其他书或文章的相关联系
    在读第1遍的时候,发现有相关联系的知识点,备注一下,在读第2遍写输出的时候,就可以把他写出来:哪些知识点和以往读过的哪本书或文章有相同的观点?
    举个栗子:
    上述第3点,亮点的产生其实就是洞察,联系到了我所读过的《洞察力》这本书产生了联系。
    PS:新手和高手在这方面的区别,新手往往只看到新事物的不同点,高手则能看到新旧知识的共同点,从而产生联系,搭建起一根新的神经元,这知识就长在大脑里了!
    以上就是我读这篇文章的笔记输出。
    金句:
    读书不是会认字就叫读书,是一门技术。有会读的,有不会读的,不是爱读就行。
    好的读书笔记是可以替代原书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