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为哲学献身的苏格拉底

http://www.newdu.com 2018-02-2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苏格拉底:西方哲学的奠基人,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500名智力有限的陪审人员以民主的方式判处死刑。
    苏格拉底的申辩以其非凡的镇静自若流传后世。法庭给他机会当众放弃他的哲学,但是他选择了真理而不肯随俗。这位哲学家宁愿失欢于众,获罪于邦,而绝不折腰。他决不因别人的指责而收回自己的思想。他为自己辩护说:“只要我一息尚存,官能健全,我绝不会停止哲学实践,不会停止对你们进行劝导,不会停止向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阐明真理……所以,诸位,不论你们是否释放我,你们知道我是不会改变我的行为的,虽百死而不悔。”
    苏格拉底教会我们如何独立思考(只有不能被合乎理性地驳倒的论断才是正确的),即思辨方法:
    1)取一种为世所认定的常识论断;
    2)想象一下这一论断可能是错的;
    3)如果对论断找到例外情况,那么原来的定义就是错的,或者至少不准确;
    4)最初的论断必须考虑到例外并重新精确细腻地表达;
    5)如果随后又找到对以上修正过的论断说的例外,整个过程重复一遍。追求真理就是发现我们原来差不多认定的是其实为非。
    6)无论对方如何加以歪曲,思考的产物总是优于直觉的产物。
    我们应该关心的不是反对我们的人数,而是他们反对的理由有多充分。一种坏思想以权威的方式提出,往往可以在一段时期内举办好思想的份量,尽管没有证据说明他是如何产生的。而如果我们只注意结论,就会养成尊重错了的人的习惯。批评的价值取决于批评者的思想程序,而不是人数的多少或是他们所在的阶层。
    认为与世不合就是真理的同义词与认为与世不合适错误的同义词一样幼稚。一种思想或行动是否有价值不取决于他广受赞同或广受攻击,而取决于它是否合乎逻辑规则。一个论点不能因多数人的谴责就是错的,但也不能以英雄的姿态总是对抗多数,以为这样就一定正确。
    努力做到永远听从理性的律令!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