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观后感 >

南京南京观后感

http://www.newdu.com 2018-02-2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本文《南京南京观后感》由读后感大全整理,仅供参考。
    第一篇范文:仅仅是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在没看电影之前,听说陆川想用另一种视角展现这场大屠杀。
    看完电影后,既没有为陆川安排的角色生气,也没有为他的结晶拍手叫好。
    也许陆川本人对这部作品非常满意,但如果有人问我南京南京是否值得一看,我会很干脆地告诉他们:“可看可不看。”
    陆川在为影片宣传的时候,反复强调过一件事,那就是他作为一名导演,旧能用客观的角度来看这场让国人痛心的大屠杀。
    既然陆川客观了,那我作为一名观众,也想客观的浅评一回。
    首先,我想明确一下,什么才算客观?
    举例来说,甲乙双方发生分歧打斗,只有从第三方的角度来分析甲乙二人的行为,这样才算客观。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那些不太熟知这段历史的外国人,当他们看到南京南京会有何感想?
    1。影片告诉老外,日本兵都好色。因为影片中的小日本在南京做的最多的事都和强X妇女有关,而且看了这部电影的老外极可能以为日本人只对发育健全的妇女下毒手。
    而事实却是,从幼女到老妪都是这些日本兵的目标。不但如此,日本兵连尸体也不放过,还用各种残忍的手段折磨受到凌辱的妇女。
    遗憾的是,这种事只有我们国人知道。老外若想知道这些细节,光看南京南京是远远不够的。
    2。影片告诉老外,日本兵残害了中国百姓,开qiāng射杀、活埋、用刺刀刺杀。除此之外,似乎没有表现出更多的杀人方式了。
    而事实却是,这些普通的杀戮方式对日本兵来说已经是轩科了。他们焚烧我们的同胞,用刺刀挑起婴儿的头颅,玩杀人游戏比谁杀得多,勒令我们的同胞强X自己的亲人等等罪行。这些能展示日本兵有别于德国兵的残忍方式,在南京南京里我们完全没有看见。
    3。影片告诉老外,日本兵当中也有善良的人,比如角川。
    客观地说,军队里的士兵并不都好战,被逼无奈的日本兵、贪生怕死的逃兵大有人在。
    陆川想告诉大家,“日本兵里也存在好人”这一观点我个人不反对。
    我反对的是陆川走了一回极端。
    为了让观众知道当年有角川这样的日本人,竟忽视了其他更多的禽兽。
    不错,像角川这样的日本兵我们可以原谅,生不逢时对角川来说实属无奈。
    可角川充其量只是夜空中的一颗亮眼的启明星,陆川忘记了夜空中更多的是黑暗。
    根据真实人物塑造角川没关系,要命的是qiāng毙范伟的那个日本兵也被陆川展示出人性化的一面了。在范伟被qiāng毙的时候,那位日本兵特意背过身,最后还抽泣了一声,似乎那人真的把范伟当朋友了。
    陆川拍这一镜头是不是想告诉观众,凡是日本兵都有人性的一面?
    如果是,那我认为很多人骂陆川都骂的很有道理。
    如果不是,那个日本兵的表演又想说明什么?
    4。影片告诉老外,拉贝只手难遮天,拉贝先生想帮助难民却力不从心。最后只好受命回国。
    自拉贝日记与南京南京档期撞车后,陆川似乎对拉贝感到不满,还表示中国人心中的英雄,拉贝难排第一。
    影片中,为什么在拉贝离开南京的时候,有那么多难民向他下跪请求留下?
    拉贝凭他的努力当年救了20多万难民,迄今为止,南京人也没有忘记拉贝这个大恩人。何况英雄何必分个第一、第二?陆川老师,你这种排名的说法不觉得欠妥吗?
    当然,我不否认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部影片在人物的塑造方面还是比较成功的。
    陆川大概认为国人对这段历史已经非常了解了,因此他选择了别的角度来叙述。
    可我是冲着历史去看这部电影的,所以我的观影角度自然和那些叫好的人不同。
    那些不了解这段历史的日本年轻人,在看完南京南京后会对陆川给予肯定。
    他们可能会向往和平,但绝不会为自己民族的行为而忏悔。
    可笑的是,一直声称影片的目的是为了展现我们曾经“抵抗过”的陆川,在剪辑的过程中将刘烨的戏份大段的删减,相反,角川的戏份却最高。这也正是那些骂陆川的观众最最不满的地方了吧。
    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
    影片整体给我感觉很平淡,这只是一部属于陆川自己的电影。
    写到这里,我想提醒那些想看而又没看的朋友。
    这部电影叫南京南京,不叫南京大屠杀
    所以,观影之前务必把影片名字弄清楚。
    因为只有这个地方弄清楚了,一切也就清晰了。
    第二篇范文:南京南京观后感
    前段时间美术与设计学院第四第五学生党支部举行了一次观看红色电影的支部活动,影片南京南京很多同学都已经看过了,但在活动现场,影片播放时所有同学都在静静地看,完全没有了平时的嬉闹,心情完全被电影情节所影响。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会忘记:1937年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qiāng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
    日军侵占南京期间强奸了成千上万的妇女,往往有妇女受不住日军的折磨而死。除此之外,日军还强迫乱伦行为。估计当时发生的强暴案可能超过20,000宗。
    中华民族在经历这场血泪劫难的同时,中国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夺。共抢去图书文献88万册,超过当时日本最大的图书馆东京上野帝国图书馆85万册的藏书量。南京大屠杀惨绝千古人寰!然而,面对着一系列铁一般的事实,日本人又是怎么说的?——“南京大屠杀并不存在,一切都是正常的战争伤亡。”山川出版社的教科书中写道:“1937年(昭和年)月,日军占领了中国首都南京。当时,日军杀害了包括非战斗力量在内的多数中国人,随后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要么回避事实,要么轻描淡写。
    南京南京剧情实在不想回忆,但是那一幕幕却又不断的在脑海映现……看到日本人要在难民营里挑选一百个中国妇女当慰安妇才能保住难民营里所有的人不惨遭杀害,而这一百个中国妇女甘愿走出来牺牲时,心在泪…看到那些妇女被惨遭凌辱后,日本人把那些裸体的中国妇女的尸体仍到架子车上拉走时,旁边的日本兵在那里放荡大笑时,心在流泪……难民营里有个德国的医生拉贝要离开难民营回国时,这些在难民营里的妇女及老人们苦苦哀求他不要走,因为她们知道,只要这个德国人走了之后,那些日本人就会无所顾忌的来到难民营开始他们的又一次兽行!这个德国人也是被逼回国的,走之前,跪在门外,深深的鞠了一躬!这一躬,意味深长,他想拯救这些难民营里的妇女,老人和孩子,可是光是他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当我再看到,这些兽行的日本兵,冲杀到医院里,去残杀那些已经重伤在身,又手无寸铁之力的中国士兵时,有些中国士兵为了不被这些兽行的日本兵所凌辱,就拿起qiāng自杀。然而,自杀后,那些禽兽不如的日本军官又拿qiāng上去,对准自杀的中国士兵补上一qiāng……
    惨痛的历史我们不会忘却,仇恨我们不会忘却!
    第三篇范文:南京南京观后感2000字
    5。1号走进莱蒙的东方国际影城观看这部期待了很久的电影南京南京,一定要去看这个片子原因有很多,这个片子做了很多的宣传,让人联想很有看头。而且我曾经在南京呆了五年,每年的。13整个南京城会拉响警报,我听到过这样的声音光是听着就让人毛骨悚然。拉这样的警报是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我还去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面的一幕幕都会让你浮想那些无辜死去的人。而南京南京拍的就是这灾难日的重现。怀着对这段历史的迷惘一定得好好看一下这部南京南京。看完电影,难过。觉得内心很沉重很压抑,这样的情绪持续了很长时间才慢慢消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导演会有心情拍出这样的影片来。说实话是有点失望的。整个片子的主角好像是一个叫角川的日本军人,其它的人物都表现的散无主题,我个人觉得这片子更像是日本人拍出来的。那些我们都熟知的南京大屠杀的镜头譬如两个日本军官杀人比赛,又如把大批人赶到江边机qiāng扫射,还有将大批的平民和卸了武装的士兵活埋,活活烧死等等,都在影片里表现的非常程序化,就是杀完了事的那种态度,两个小时多的片子这最重要的部分却放得很快就过去了。更多的是人们对其他部分的想象,画面的单一与拼凑,简直就是思维混乱,不知所谓……
    我看了后就产生了几个问题。人为什么要杀害同类?在什么情形下,一个受过教育、知书达理的人会变成野兽?施暴的人为什么失去了应有的悲悯和良心?日本人也是应该是人啊。他们也应该有兄弟姐妹,他们也会思念自己的亲人,而为什么把中国人不当人甚至连狗都不如的处理掉。
    在我们观看影片时,全场自始至终只有沉寂,每个人都沉浸在影片当中。
    当时的南京,可以说是一个地狱,每一个活人在里面都面临着随时要面对死亡的威胁和恐惧。
    南京是当时的首都,中国也算是泱泱大国,小日本来的时候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居然一句守不住了就丢下城内几十万百姓,想一下日本人该有多得意,整座南京城就是他们的了,城内的所有东西包括人,他们当然是想怎么样就想怎么样了,而且剩下的都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政府跑了他们也绝望了,所以他们一个个都表情麻木听任日本军官的命令,不管哪种死法就是一个死。那样的环境里,就像角川最后说的活着不会比死好吧。可是人总是想要活下去的,那些在拉贝保护下的难民没有被集体qiāng杀觉得幸运,所以当拉贝接到命令要离开南京时他们的无助他们的呼喊,“拉贝先生不要走,不要走”,其实另一个声音就是“我们不想死,不想死”。小白今天中午还问我为什么拉贝不留下来呢,他为什么要留下来?他接到的是命令,什么是命令我想我不用再多说了,另一个方面就是你们中国人自己的政府都放弃你们了,一个外人怎么插手管,而且你们的死活,与一个德国人有何干系。他不也说了,再这样下去会破坏他们的日德关系。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当活的希望没有了,支撑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断了,他们的精神也就跨了,精神跨了,灵魂就飞离躯壳了。于是,剩下的就是行尸走肉了。那么,任由屠杀也就不难理解了。那个时候的普通中国老百姓,他会有民族的精神吗?当然没有。
    再说说这部片子里出现的女人吧,看过很多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导演往往会选择以点盖面,因为赤裸裸的画面不仅会对先人的不敬,也是对后人的伤害。陆导演觉得味道不够重不能让人家记住,所以,一开始在那些暴尸中就有女人的裸体,还不断的出现女人被强奸,而且不断的被强奸、轮奸,再加上一直晃动着没停过的镜头。特别是选出来的慰安妇送到所里后的那一段,放的时间还特别长,到底什么目的啊,难道我们不知道慰安妇去是要做些什么吗,还要放那么长的镜头,还有最后拖出来的一车赤裸裸的尸体。死法有很多种最不能让人接受的是这样的死。她们是为了保住难民区里的人命自愿站出来去做日军的慰安妇的,所以我认为她们才是这部片子里最勇敢的人,最后的英雄。我也是看到这里泪流不止的。就连那个高圆圆演的算是有文化一点的领头人被日军抓出来眼看是个死的时候,她向角川使了一个求助的眼神“SHOOTME。”希望早点结束,不愿再受到什么凌辱。至于里面放到的由范伟演的那个汗奸不知道在这部片里出现有何意义,一切都是莫名奇妙的,到最后也是莫名奇妙的专门为他布置了一个法场qiāng毙。
    导演可能潜心安排他死时说的一句他老婆又怀孕了是有愚意的,我却觉得简直狗屁。还不如说不是所有中国人都是这样没骨气的。我以前是很讨厌日本人的,就是因为他们曾经侵略过中国,曾经对中国人做了无法原谅的事情。可是看完这部片子,我除了难过和悲伤,竟然没有憎恨,日本人角川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他们也只是受上面控制的机器而已,他们也不能接受这样的屠杀,我看过纪录片里一个参加过南京大屠杀的日军回忆,说当时感觉自己已经不是自己,就是一部杀人机器。到最后都不觉得被杀的是人。但回过神来活着相伴的是无尽的恶梦。所有一切历史的教训无非就是归结成一句,弱肉强食。中国发达了,谁还敢跑来撒野。只是这种题材有纪录片就够了,不应该拍成这样的商业片,拍这部片子的人叫陆川,现在来看票房成绩还不错。可我觉得他拍完这片子估计也会恶梦连连。再总结一下整部片子吧,整部片子镜头太晃,看的人有点晕,情节是基本没有。人物也不突出。总之就是不知所谓,我劝还没看过此片的人还是不要看了。没多大意思,想知道那段真实的历史还是在历史课上多用点心听课吧。
    第四篇范文:观后感南京南京
    今天我看了一部爱国的电影,电影名叫做南京南京。
    在电影上我看到了日本人非人对待中国人的行为,把南京三十多万人都给杀了。行刑的手法有很多,例如又用火烧的,被水淹死的,还有被机qiāng射死的……电影的后半段,我看到了有两个人活了下来,我的心里有了些许安慰,激动的我猛跳起来大声地说:“还有生命存活了下来!好啊!”日本人之所以不能完全的杀死所有中国人,那是因为我们中国人有骨气,能够鼓足勇气去面对眼前所处的艰苦处境和种种困难。
    有人说是中国人事先杀死了许多的日本人,然后日本人才会在中国大陆上大肆屠杀,我不相信事情是这样,于是去查询这段史实,是日本人先来到中国的土地上来侵略,而且还残忍的杀害我们同胞。在南京,日本人将我们的同胞的头颅砍下来,将其挂在高高的城墙上,看到这,我心中愤怒的焰火顿时燃烧,恨不得拿起大刀将他们的头颅也砍下来……
    爸爸告诉我,有一种叫做万人坑的地方,里面埋着的是我们几十万南京同胞,如今那坑里到处都是骸骨,听上去就感到毛骨怂然。爸爸说:“南京城的富饶是因为我们南京同胞们那爱国敢于为祖国而献身的精神感动了老天,老天才会是南京能够那么繁荣。”听到这我不禁开心的笑起来,天真的说到:“噢,我知道了,难怪南京这么有名呢。我一定要考上北大清华,为祖国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部电影让我感到了中国人民雄厚的爱国情操和敢于面对困难,是中国人的骨气和敢于为祖国而献身的精神让日本人不能够继续在中国的土地上猖獗,一想到如今祖国的发展,同时也让我明白如果没有日本人对中国的迫害,中国可能还是落后于世界的潮流……
    第五篇范文:南京南京观后感
    屠城,这是一场人道惨剧,是人类文雅史上最昏暗的一幕,是战斗史上最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