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文物鉴赏 >

在海南讲述秦汉文明荟萃国内二十六家博物馆二百多件珍贵藏品

http://www.newdu.com 2018-02-26 海南日报 newdu 参加讨论


    
    省博物馆工作人员正在点交文物秦始皇兵马俑
    
    鎏金铜鹿灯
    
    南越王汉墓“丝缕玉衣”
    编者按
    穿越时空隧道,与历史来一场对话;戊戌狗年,与犬文物来个亲密接触。春节前夕,省博物馆三展贺新春,《秦汉文明展》《普天同庆——清代万寿盛典展》《金犬望福——狗年犬文物展》齐开展,向市民游客展现古文物之美、中华文化精髓。据悉,这三展也是省博祝贺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的系列展。
    秦汉文明展
    展出时间:5月13日前
    文物看点:秦始皇兵马俑、青铜诏铁权、南越王汉墓出土丝缕玉衣、西汉文帝行玺、“熹平石经”残石、西汉纸地图
    秦汉两朝绵延4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开端。当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疆土辽阔、民族空前融合,为中华文化脉络的形成和民族性格的塑造奠定了基础,亦对后世两千余年的中华文化和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秦汉时期,也是海南岛正式并入中国版图的时期,是中华传统文化浸润海南岛的发端,在海南历史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
    从2月14日起至5月13日,在海南省博物馆,广大市民和游客都可以透过《秦汉文明展》展出的200多件秦汉艺术珍品,与秦汉两朝来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感受文物蓬勃不息的生命力,领略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艺术与文化。
    《秦汉文明展》荟集了来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四川博物院、河北博物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徐州博物馆等26家单位的200多件精美文物,透过古老深沉的历史文化资源,再现秦汉文明。
    珍贵文物述说秦汉文明
    走进“秦汉文明”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一组秦始皇兵马俑及兵器。身披铠甲、头绾发髻的铠甲军吏俑,逼真形态令人赏叹,在兵器、盔甲的呼应下,秦国赫赫雄师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雄风跃然眼前。
    铠甲武士俑、铜矛、铜弩机、青铜诏铁权、秦诏陶量、“楚太仓印”封泥、陶跽坐甲胄俑、导车画像砖、“熹平石经”残石等数十件文物,拉开了《秦汉文明展》在海南的第一个篇章“统一中国”,串起了秦朝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大一统”的历史脉络,阐释着秦汉王朝对国家的经营与管理,突出着秦皇汉武开创性的丰功伟绩。
    其他“盛世笙歌”“不朽来世”“多元文化”“丝路交通”四个单元各有侧重,乐舞陶俑、青铜宫中行乐钱、鎏金银嵌宝石铜骰等器具装饰品勾勒出王侯贵族在宫殿中日日歌舞宴乐、钟鸣鼎食的奢华生活;丝缕玉衣、鎏金镶玉铜枕、彩绘陶家畜等诠释汉代王侯贵族对永生不朽的追求及独具特色的丧葬习俗;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纸地图、漆木女巫等展品体现了秦汉王朝文化科技方面的软实力以及边疆各族的多彩文化,强调秦汉文明的多元和丰富;绿柱石、水晶串饰、玉云纹高足杯等域外舶来品或融合异域文化因素的中国制品,见证了秦汉王朝与域外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
    环绕展厅一周,除了欣赏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人类古代精神文明的瑰宝”的秦始皇兵马俑外,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文物“青铜诏铁权”备受瞩目,一侧镶嵌一块青铜诏版,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度量衡法令得以实施的直接证物。
    东汉时期的“熹平石经”残石集汉隶之大成,在当时被奉为典范,开创了我国历代石经的先河,对后世书法的发展影响深远。透过秦汉文明展,大家可以近距离感受书法家蔡邕标准的八分隶书体,一睹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之容。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展览交流处副处长钱卫介绍,“考古出土的大量秦汉时期的文物内涵之丰富、工艺之精湛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各种青铜、鎏金青铜以及玉质酒器、漆器尽显皇室贵族生活的极致优雅和奢华,各种忙碌的庖厨俑、乐舞俑以及百戏俑成为王侯贵族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南越王汉墓文物引人注目
    《秦汉文明展》来到海南省博物馆之前,曾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在海南的展出保留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部分展览,不同之处在于,为了配合在南方的展览,特别展出了广州南越王汉墓出土文物,凸显着岭南地域特色。”钱卫说,此外云南出土的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孔雀雉鸡饰高盖铜杯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玻璃杯等,诠释着多彩的地区文化。
    说到表现汉朝文明,多以长沙马王堆汉墓、河北满城汉墓、徐州楚王陵汉墓、咸阳汉景帝墓、广州南越王汉墓等汉墓出土的文物为载体,“此前其他各大汉墓出土的文物均有展出,唯独没有南越王汉墓,这一次也算是弥补上了遗憾。”钱卫介绍。
    《秦汉文明展》此次展出了20余件南越王汉墓出土文物,展现了秦汉文明的多元。其中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丝缕玉衣”引人瞩目,用2291片玉石,以丝线穿系和麻布粘贴编缀而成的丝缕玉衣总长1.73米,是我国迄今所见年代最早、形制完备的玉衣。出土时,南越王尸体已经朽烂,玉片也散落在地,专家耗费3年多时间才将其修整复原。
    展厅内一枚纯金铸成的“文帝行玺”龙钮金印十分精美,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的最大的一枚西汉金印,也是唯一的汉代龙钮帝玺。之所以称为龙钮金印,是因为它的印纽是一条盘成S形张牙舞爪的游龙,这条龙的龙首伸向一角,有两个大耳朵。翻开印面,在田字格中,是阴刻篆书“文帝行玺”四个字,字体工整,刚健有力。
    秦汉时期的“丝路交通”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随之开通,中国的丝绸、漆器、铜镜等源源不断地向外输出,域外的珍奇物品、香料、宝石等输入中国,异域文化逐渐融入汉文化中。
    秦汉时期,孤悬海外的海南岛正式并入中国版图,秦还在岭南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海南亦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中转站。“《秦汉文明展》‘丝路交通’主题紧密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契合在海南展出的特点,也鼓励大家探寻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化间的关系。”钱卫介绍。
    海南文化多元,海洋文化极具特色,东方文化与海外文化并举。钱卫说,为了引发更多海南观众的共鸣,在“丝路交通”版块,就特别展出了在广州发现的陶船,这无疑是秦汉时期先人对海洋的探索。
    展览中,鎏金铜象和犀牛散发浓郁的东南亚风情;裂瓣纹式样的银饰,透着古代波斯或罗马文化艺术的气息;鎏金铜当卢马具,展示秦汉与北方草原文化的交流;刘汉造石狮的造型,带着古代波斯和希腊文化艺术的气息;大量宝石和玻璃器物,说明中国南方海港与南亚、东南亚等地的联系。
    这些文物故事,是中国与世界各地在千年交往中未曾间断的注脚,促进了秦汉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以及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彰显了秦汉王朝开放和包容的胸怀。就当各类物品在“丝绸之路”上往来时,彼此间的思想、政治、宗教、文化、科技等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文明交融也正在发生。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感谢国家文物局把国宝带到海南来,透过这些精美文物和学术研究成果,海南的观众能从这场视觉盛宴中读懂秦汉文明。”省文体厅厅长林光强说。(王玉洁 图\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