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的人》,陈高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7页。 ②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何一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2页。 ③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第129页。 ④赖大仁:《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当代困境与理论反思》,《学术月刊》2016年第10期。 ⑤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9页。 ⑥Perspectivism又译为“透视主义”,参见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第36页。 ⑦周宪:《关于解释和过度解释》,《文学评论》2011年第4期。 ⑧《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2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页。 (10)曹卫东编选:《霍克海默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第183页。 (11)曹卫东编选:《霍克海默集》,第182页。 (12)赖大仁:《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当代困境与理论反思》,《学术月刊》2016年第10期。 (13)围绕problématique中译问题,学界多有异议,本文从“问题式”,参见张一兵:《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23—31页;陈越:《〈哲学与政治〉编译后记》,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下),陈越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459页。 (14)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5页。 (15)汪民安:《福柯、本雅明与阿甘本:什么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6期,另参见汪民安:《什么是当代》,北京:新星出版社,2014年,第106-120页。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2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