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 文/高鹏凌。假期在家看完了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想到看这本书是缘于该书译者许钧教授撰写的:理解与翻译——谈《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篇文章前前后后读了三四遍:第一遍看到时就一心想着要把书找来看看;第二遍看是为了帮助自己理解书中的人物、情节和蕴含哲理;第三、四遍看时,则是为了让自己领悟深刻些并能写下点什么。 先说说自己对小说的直观感受。作为一个普通读者,《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让我“看到的是一个美丽的,最后变成了凄婉的,进而再变成绝望的爱情悲剧。”书中两条线四个主人公,一条线为特蕾莎与托马斯,一条线为萨比娜与弗兰茨。两条线相互间看似分离但又有些交叉缠绕。四个主人公个性不一:特蕾莎始终渴望爱情灵与肉的统一;托马斯认为做爱与睡觉是两回事,他爱特蕾莎,但不影响他追逐享受他的“性趣”;萨比娜一直都在追求自由,她不断地背叛,母亲、祖国、情人,特别是当弗兰茨全身心投向她时,她为作出彻底离开的决定而狂欢,这也使她最终在“俗”当中走向了反面,成为四个主人公中唯一的幸存者;弗兰茨本欲坚守爱情承诺,但在妻子与情人的雅俗小碰撞中选择了背离,一先的内疚愧怍也因妻女俗气市侩的言行举止最终荡然无存,彻底奔向了情人。 小说中有几个部分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关于俄狄浦斯的意义。心理学上有“俄狄浦斯情结”:恋母、弑父。感觉书中的“俄狄浦斯”更像是一个“扣”,许多改变由此而起。第四部“灵与肉”中,特蕾莎试图让自己的身体自由。她在一个工程师家看到了占据了整个墙壁放满了书的书架,这让她欣喜,消除了来时一路上的不安。走近书架,攫住了她的就是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的一个译本。这本书托马斯曾经送给她过,请她认真读一读,还和她讲了很多。此时此刻她以为在陌生人房间的危险之境,通过这本书的话题可以进入到爱人思想的熟悉天地,可悲的是她陷入的是一个政治陷阱。到了第五部“轻与重”里,一开始就讲了托马斯因深信特蕾莎是被人放在篮子里顺水飘来送与他的,所以特别珍惜被遗弃的孩子的形象,常常想到同样出现这一形象的古老传说《俄狄浦斯》。于是就有了他后来以此作比,对那些让祖国丧失自由还自觉无辜的人们展开批评:“也许你们没有长眼睛去看!要是长了眼睛,你们该把它戳瞎,离开底比斯!”托马斯还为此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尽管以往他从没写过这样的文章、尽管发表出来的文章被编者大加删改了、尽管文章被放在杂志倒数第二页“读者来信”栏目、尽管他一点也不高兴,但多米诺效应还是由此拉开了。 这其中很有意思的一段是托马斯被医院主任找去让他考虑写一个关于那篇文章的反悔声明时,他明白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所有人都对他微笑”,所有人都希望他写。昆德拉的描述非常犀利有趣。他说懦弱的人希望托马斯写是因为可以给他们挽回声誉,懦弱成风,大家彼此彼此;勇敢的人希望托马斯写是因为把荣耀看成他们自己的一种特权,绝不愿放弃,没有懦弱者的衬托,他们的勇敢将成徒劳之举,无人欣赏。反观现实,不正是这样吗? 另一段是关于媚俗的探讨。书中第六部“伟大的进军”中,一开始就讲到了斯大林的儿子。他在二战期间也是一位将军。可最后被德国人俘虏了,与英国人关押在一起。他有一件事情做的相当不好,就是上完厕所后会把厕所弄得脏乱不堪,而这点恰恰是与英国绅士风度格格不入的。于是英国人向德国人告状,德国人就罚他去打扫厕所。厕所自然是和粪便结合在一起的,于是他觉得受到了奇耻大辱,便撞铁丝网自杀了。请注意这部分名称中的“伟大”,恰与滑稽可笑的结局形成鲜明对比。那什么是媚俗?小说中的一句话说得好:“就其根本而言,媚俗是对粪便的绝对否定。”当人要刻意表现崇高的一面之时,对生活当中的那些所谓的悲、俗的方面往往就会忽视或遮掩。作者从雅与俗的对立中揭示了人的虚伪和媚俗。 还有一处是小说最后的第七部“卡列宁的微笑”。卡列宁,特蕾莎在路边捡到的小狗,它的相伴、患病、死亡、掩埋,这一系列的文字非常饱满,明媚动人,含义丰富。对这条垂死之狗的描写也让文学评论者彻底去掉对这本小说及其欲言所持的也许过于单一的简单化认识。 回过来再看许钧教授的文章,对我而言,那是一篇非常精彩的导读。 看了它,让我知道了作者昆德拉的特别。因为受到了法国结构主义、文本分析流派的影响,他不允许译本序、译后记与作品同行。不问作家,只看作品本身。所以这本小说在封面、扉页、目录后便是正文。只在最后放了一篇文学批评家弗朗索瓦·里卡尔的文学评论《大写的牧歌与小写的牧歌——重读米兰·昆德拉》。可惜的是此中涉及昆德拉的作品比较多,自己没读得懂。昆德拉的作品含义丰富,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阐释、理解。许钧教授就曾说过:“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遇见了许多的外国作家,包括福克纳、博尔赫斯、卡夫卡等大家,可没有一个作家的作品能带来那么多阐释得可能性。” 看了它,让我注意到小说的开篇和结尾的特别。开篇:“永恒轮回是一种神秘的想法,尼采曾用它让不少哲学家陷入窘境……”结尾:“一只巨大的蝴蝶被光线一惊,飞离灯罩,在房间里盘旋。下面,传来钢琴和小提琴微弱的声音……”一个哲学意味的开端,却在一个凄凉的诗意中结束,形成了这本小说特有的一种格调和张力。 看了它,让我进一步明晰了一个道理,我们的世界并不是二元的绝对对立:我们的生命不应该处在生死对立当中,而应该在对立的两极当中寻找每一个人的可能。爱情如此,生活如此,与他人的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所以今天大家都在提倡一个多元的世界,这是很有道理的。 许钧教授还在文中提出阅读时需要注意三点:第一,要走出两元的绝对对立,在对立的可能当中寻找生存的可能性;第二,要走出对小说理解的固有模式,发挥我们每一个读者的主体性,联系自己的生存,寻找小说阐释的可能性;第三,要走出封闭的自我,寻找我与世界和谐相处的可能性。 应当说在阅读的过程中一直努力去理解、实践。许钧教授曾问一初中生读此书的感觉,初中生说:“世界怎么如此复杂啊!”套用一下这句话,我从小说主人公身上读来的感觉是:原来人是这么复杂啊!你看,托马斯性伴侣很多,但不影响他对特蕾莎专一的爱;弗兰茨觉得不可辜负妻子,与情人相会时一定要避开妻子所在城市,可在决定背弃后竟是那么坚决、彻底。特蕾莎和萨比娜呢,前者渴望托马斯灵与肉和谐统一的爱,后者则在情人离开妻子一心奔向她时决绝地选择了背离。他们的人生丰富了读者的理解。再谈对小说的自主性阐释。作为一个七零后,脑海中想的最多的还是我们民族的命运(“文化大革命”),阅读中不断闪现。当然也尝试着与今昔对照,真切感受到:我们每一个人,我们的每时每刻应该说都与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部书所揭示的主题“轻”与“重”息息相关。就说自己,工作中的碌碌无为千篇一律,看似无意却让人心有不甘;生活中孩子的成长挫折与长辈的病痛折磨,说来只是暂时的,可难免心事重重;闲暇时光无所事事荒废时日,说是轻松休闲却深感自责……王国维有言“人生过处唯存悔”。读完此书感觉不管轻重,生活依旧,关键在于思想的方式。“重”则用力担当,“轻”亦好好把握。工作中踏踏实实、勇于创新;生活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闲暇时听闻观看、沉思默想。 说来好笑,这几日心头倍感沉重,为着元旦过后看了五六本书,摘录也做了不少,可没有一篇成文的心得体会,是为憾。始终觉得不“写下”,对书本的理解就不能更深刻。而写下:可以标记,自己曾读过它;可以储存,以便日后应用提取;可以警醒,原来自己对世界的了解竟是如此“浅”“薄”……写了,心事了了,一下子又“轻”了! 想起小说封底所印“灵与肉”部分的一段话: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者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里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存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消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举,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