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世界文坛 > 评论 >

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大街》

http://www.newdu.com 2018-02-06 中国青年报 张恒 参加讨论


    
    即将到来的春节,如果你打算读一本书的话,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的《大街》是不错的选择,甚至可以说,这是春节阅读最应景的书。虽然刘易斯是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但看了《大街》就能明白,他仍然是一个小镇青年。如果他生在当下中国,春节回家,一定也会写上万字的返乡笔记。
    《大街》是刘易斯最出名的作品,故事的背景,就是以他的家乡索克镇为原型写作的。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叫做卡罗尔的姑娘,她年轻、有活力,对未来充满想象。嫁给医生肯尼科特之后,卡罗尔跟随丈夫回到了他的故乡,格菲尔草原镇。
    回到小镇前,丈夫是这样描述这个地方的:“你一定会爱上格菲尔草原镇的。过去几年,我们整理了不少草坪和花园,非常舒适。镇上还有很多高大的树木,那里的人也是天下极好的人,充满热情。”肯尼科特还给她看了一些镇上的照片,当然,都是很美的风景照,“给人的感觉是清爽、干净、活力充沛”。
    浪漫的卡罗尔跟着丈夫回到了镇上,并受到热烈欢迎。但很快,就像那些逃离北上广、回到家乡小城的年轻人一样,卡罗尔发现照片里看不到的另一面,这个小镇粗鄙、无聊,人们顽固守旧不愿意改变。活力充沛的卡罗尔决定要改变这座小镇,但一次次失败。甚至原来喜欢她的人,都开始疏远她。孤单迷茫的卡罗尔,一度离开丈夫,回到大城市,但最终还是回到丈夫的身边,回到这个她无力改变的小镇。在小说的最后,卡罗尔忽然发现,自己悄然间已经变成小镇上的女人了。“她知道,在这之前,将有好几代人像他们自己渴望的那样挣脱囚笼,摆脱枷锁,最终却免不了悲剧的发生”。
    在刘易斯之前,美国小说家更多的是写都市生活,繁华、奢靡、光怪陆离,比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但刘易斯却把视角转向农村,将农村的衰落、破败、守旧、没有希望的一面展示了出来。这多像我们这些年春节时例行生产的返乡故事。在北上广生活的安迪、薇薇安、伊丽莎白,回到故乡,变成狗蛋、二妮、大丫之后,开始用旁观者的目光,打量这个熟悉又陌生的成长之地,然后赫然发现并一再发现,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正如刘易斯在《大街》中所写的一段话:“可是当一个国家竭尽全力要变得整齐划一,并想成为继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之后的另一个市侩的世界大国的时候,这个小镇正失去着她的乡土气息,镇上的人们也不再安于平静的田园生活了……而这样一个社会这样一个国家,正是由无数像格菲尔草原镇这样的小镇所组成的。”“这些缺少情趣的人们大口吃着无味的食物,饭后则连外衣也不穿,脑子里什么都不想地坐在扎人的石椅上。他们听着乏味的歌曲,谈论着福特汽车绝佳的机械性能,还把自己当作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
    1930年,刘易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获奖演说中,他再次提到当时的美国社会:“美国有许多名山大川,有无尽的草原,建造了许多庞大的城市,同时也丢掉许多边远的茅屋村舍,丢掉了亿万财富,也丢掉了许多信念。”几十年后,再读这些文字,我心里是唏嘘不已。
    伟大的作品,总是能让遥远又陌生的读者,从中找到共鸣。因为它们所书写的,是人类共同的主题和困境。看这部小说的时候,我就无数次地想起我所生活的小镇。如同《大街》中所写的那样,我们的小镇也是只有一条大街,整个镇都顺着大街延伸,商店、服装店、家具店、肉食店等,都在大街两侧。但这个小镇更为无聊,高中时我曾租过很多书的书店,早已经关闭了,而且镇上也从来没有一家电影院。感谢有了电视,后来又有互联网、手机的入侵,人们才得以轻松地打发时间。
    《大街》里的生活,一定程度上也是刘易斯少年时的小镇生活。他的父亲就是一位乡村医生,6岁丧母后,刘易斯变得更加敏感甚至自卑,他没什么朋友,经常自己在小镇上闲逛,了解镇上发生的故事。这也成为他后来小说的一个重要精神源泉,刘易斯曾谈及自己对小镇的态度,“既批判小镇,又对小镇有怀乡之情”——这多么像当下我们对故乡的复杂心情。春节放假前,我们那么强烈地怀念她,但假期里,却又无时无刻都在想要逃离。虽然《大街》并不是他的第一本小说,但刘易斯仍然认为,自己的文学创作生涯,“就是从《大街》开始的”。正如每一个小镇青年的故事,都开始于他生活的小镇一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