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讯(记者潘玥斐)5月12—13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的第二届《翻译界》高端论坛暨全国“一带一路”翻译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国内外翻译界的专家学者围绕“一带一路”与翻译研究、“一带一路”与国际翻译研究发展新趋势、“一带一路”与翻译学科建设等问题展开研讨。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苗菊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翻译作为沟通交流的媒介,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据此,“一带一路”双语术语知识库建设势在必行,可依据“一带一路”倡议的主体构成,分别建立交通、产业、金融、生态、外交和文化等领域的双语术语知识库。借鉴知识组织理论方法,建立领域内双语平行语料库,进行术语提取和词条编纂等术语管理工作,进而根据该领域的知识结构制定概念关系,构建知识系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穆雷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与深入推进,中国将与世界展开全方位的深刻互动,语言服务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我国语言服务行业既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行业发展不平衡、整体竞争力较弱;“一带一路”沿线语言人才短缺;面向特殊人群的语言服务缺失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语言资源丰富,语言服务需求极大,迫切需要国家翻译政策发挥引导作用。因此,在当前国家翻译政策的制定过程中,相关部门要重视语言服务行业发展、重视沿线各语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关注语言残障人士的需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