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为保护传承少数民族文字出实招

http://www.newdu.com 2018-01-20 云南日报 newdu 参加讨论

    云南民族大学在63年的办学实践中,认真落实《宪法》赋予各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为依托,积淀传统,搭建平台,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人才,在保护和传承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强省方面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搭建保护平台
    借助各种科研平台建设和学术交流活动,学校在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目前,由中央财政投入800万元专项经费建成的“民族语言重点实验室”和“民族语言与文化资源库”,是国内一流、西南地区首屈一指的语言实验室和资源库。学校还与南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合作共建“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基地”,建成了“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有声数据库”和“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工程中心”。其中,“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数据库”收录了十几种少数民族语言,其中包括部分濒危语言。这些科研平台正以争分夺秒的态势对云南各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学、文献资料进行大规模、全范围的收集、整理和数字化加工,有效地抢救和保护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资料。
    由于教学科研实力雄厚,学校曾举办“第34届国际汉藏语言及语言学会议”、“语言及语言类型学国际研讨会”等。2014年10月,学校将与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共同举办“第四届中国濒危语言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
    培养传承人才
    多年来,学校依托“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这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重点学科,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了近5000名地方急需的“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专门人才。近年,学校还探索出“一干多枝”和“学校+政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吸引地方政府投资600多万元参与建设。
    “一干多枝”是指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为主干,以云南少数民族不同语种为方向的“专业+语种”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民族文化学院共开设了藏语、彝语、拉祜语、景颇语、西双版纳傣语、德宏傣语、佤语、傈僳语、纳西语、苗语、壮语、哈尼语11个民族12个语种的教学班。
    “学校+政府”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指地方对所需人才的质量和目标提出要求,学校按照要求培养。截止到2014年7月,学校先后与丽江、大理、德宏、西双版纳等12个州市签订协议共同培养双语人才。如为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培养了一批懂东巴文和东巴文化的专业研究人才,为省检察系统培养了一批精通民族语言的法律人才,为各州市广播电视系统培养了一批影视人才、为各出版社培养了一批翻译人才等。通过人才培养,学校找到了为边疆民族地区提供高质量对口服务的方式,地方也获得了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所急需的语言文化人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