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写作的需要,我经常翻阅《现代汉语词典》,无意中发现,许多关中方言居然“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词典里。大为欣喜,不禁为这方故土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骄傲、自豪。现举几例,与大家分享。 奓:zha 《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词典)注释:张开。在关中方言中,人们说什么东西本来应该服帖在它本身的体表上,但实际上却是张开或者直立着,经常会说“奓着”,只不过,关中方言把zha都读着za。比如衣服的下摆不贴身,就说“奓着不好看”;形容人受到惊吓后头发根子都竖起来了,就说“把人吓得头发都奓起来了。” 灒:zan词典解释:溅。关中人说的“把水zan了一地”、“唾沫星子zan到人脸上了”,其中的“zan”音就是这个“灒”字。因为是方言,有人在正式场合和书面上用“溅(jian)”字代替。 志:zhi 在词典上,有一种解释是称轻重、量长短、多少。关中方言中一般不说“称”、“量”,而是说,“拿秤志一下”。只不过,关中方言习惯于把“zh”读成“z”,所以,“志”通常读为“zi”。 挼:rua 词典解释是,1.(纸、布等)皱;2.(布)快要磨破。在渭南一带的方言中,把纸在手里揉成一团,就说把纸“挼了”;日常生活中,对东西不珍惜、不爱惜,弄脏或弄破损,也说“挼坏了”。比如小孩子拿块馍不好好吃,在手里或掉在地上弄脏了,大人会说,“看娃把馍挼 成啥了。” 撴:dun 词典解释是,揪住、拽。在关中方言中,撴也时常用。比如,“把绳子撴紧”“把他撴住,别让他跑了。”在渭北澄城一带有一种面食叫“dun面”,我认为应该就是“撴面”,即把面团擀开,切成宽条后拉长,比扯面的做法要简易一些。 捽:zuo 词典解释为,揪。在东府华县塬上,一个人给另一人递东西(一般是比较贵重或者比较大)时,递的人会叮咛对方:“你捽好,我放手了。”还有大人带孩子上街,人多时,大人会叮嘱小孩,“把我手捽住,小心跑散了。”不过,在正式或书面中,几乎没有人用“捽”字,更多地用“抓”、“捉”、“逮”等字代替。 缯:zeng 词典注释为,绑、扎。这个读音和意思在关中方言中比较常见。最常用的是农村人给小孩扎头发,不叫“扎”,而叫“缯”,比如“缯jue子(jue子也是关中方言,即辫子)”,粮食袋子装满后,把袋子口扎住,就说把口袋“缯”住。 po 词典解释:用镰刀、钐刀等抡开来割(草、谷物等)。在渭北澄城一带,人们把割麦不叫“割”,而叫“”。比如说某人割麦技术好,就说“他一晌能两亩麦。” 碨:wei 碨子,就是农村过去常见的石磨。在没有磨面机之前,人们用石磨磨面,就叫“碨面”,这和词典的解释“石磨”是一样的。 宽展:在关中方言中,人们常用宽展表示心里没什么忧愁事儿,心情舒畅,或者经济上比较宽裕,或者屋子、院子等地方宽敞、不局促。特别是在表示后者的意思时,还常常用叠词:宽宽展展。这和词典里宽展表示“(心里)舒畅;(地方)宽阔;手头宽裕”的注释是一致的。 脆快:词典解释为,(说话、做事)干脆爽快,不拖拉。关中人日常生活中,也常这样讲。特别是请求别人时,对方不拒绝,答应得很利索,就说那人“脆快得很”,或者说是“脆快人”。 稙:zhi词典上把种得早些或熟得早些的庄稼叫“稙(读zhi)庄稼”,关中人也常说,“稙麦子”。 以上所举字(词)都是词典中在注释前加注“〈方〉”了的,表示为方言。事实上,还有不少关中人常说的一些方言(其中也包括一些地方话),在词典中并没有注释为方言,比如华县塬上,人们擀好面后用刀顺着擀面杖把面切成细条,叫“劙(读li)面”; 不小心把手、脚猛折而筋骨受伤叫“踒(读wo)了”;把皱了的衣服或纸张拉平,叫“抻(读chen)展”;用刀子扎、刺,叫“攮(读nang)”,把短而尖的刀子叫“攮子”;把禽、鸟啄食叫“鹐(读qian)”;把逆风叫“戗(qiang)风”;用布或草等把东西遮盖住以防日晒雨淋,叫“苫(读shan)”等等。这些我们常说的口语或者叫方言,在书面语中都有相应的词语对应,而且在词典中并没有加注为方言,说明这些口语或方言其实就是标准的现代汉语。 以上所举例字(词),只是词典中关中方言的一部分,相信词典中,还有更多这样的关中方言。不管它们是否被标注为方言,都说明关中语言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汉语言文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