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 徐鹏飞 收视造假使行业发展生态明显恶化,为电视剧持续健康发展蒙上一层阴影。为打造有利于优秀作品传播,有利于产业良性发展的健康、安全、清朗的新环境,收视率打假势在必行 过去30多年中,中国电视剧创造了自己的光荣与梦想,另一方面电视剧的播出环境却令人日益担忧。当前电视剧的生产和播出链条中,普遍存在着收视率作假现象,甚至形成了一个组织严密,操作有序的“地下产业”。这个链条牢牢把握着中国电视剧的播出数据,即使是思想精深、制作精良、艺术精湛的作品,也必须花高价去购买假收视率数据,以求达到电视台要求的播出标准,否则就将面临停播、降价、甚至是颗粒无收的境地。 电视剧制作业对此无能为力,不得不屈从。在实际操作层面下,收视率俨然成为评价中国电视剧优劣的唯一标准。收视高,不论真假都可以获得高收益、高赞誉,否则便一败涂地。 电视收视率做假由来已久。收视率调查原本是为广告商向电视台投放广告服务的,并非电视节目优劣的评价标准,这也是国际通行规则。多年以前,一些电视台为争取广告资源,开始收视率做假行为;之后愈演愈烈,当电视剧成为所有卫视频道黄金时段的主打节目后,播出机构便强行要求在购剧合同中,将收视率与购片价格挂钩,引导制作机构去买收视率。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各电视台签署了禁止对赌公约后,某些播出机构迫于广告收入的巨大压力,不得不阳奉阴违,如果制作机构不承诺收视率便拒绝购片,在这种压力和诱惑下,制作机构花钱购买收视率。而制作机构由于每部剧要增加两三千万的购买收视率成本,反过来又向电视台要高价,这种饮鸩止渴的恶性循环使得大多数电视台也不堪重负。据业内人士爆料,购买收视率的价格,有的已攀升至每集30万至50万元人民币。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很多卫视要求“确保”收视率,造成“资源”紧缺,于是造假者趁火打劫,在同一城市、同一时段,同时收取两家、三家制作机构费用,导致许多公司花了钱也买不到收视,不仅遭到播出机构的停播、降价、欠款,还要承受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经济损失,欺诈行为令人触目惊心。 电视剧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步伐成长起来的文艺形式,深受人民的喜爱,电视剧人也曾深感快乐和光荣。然而,收视造假使得行业发展生态明显恶化,为电视剧持续健康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为打造有利于优秀作品传播,有利于产业良性发展的健康、安全、清朗的新环境,收视造假问题亟待破解。 从当前的技术条件看,收视率造假问题并非不可解决。比如,以先进的技术手段侦知买方和卖方的造假手段和犯罪细节,在现有法律框架内清除收视造假的毒瘤。比如,研究部署停止使用以少量样本调查为基础的收视率,转而使用由机顶盒回传信息的全用户大数据。收视率采集的样本户数量少,尤其是35城、52城和71城的收视调查系统,用户信息极易被造假者掌握,然后上门“做工作”形成数据污染。即使是样本户最多的全国网收视调查系统,也只有区区6万样本户。而依托于机顶盒大数据可以轻松完成全用户的收视统计。 收视造假已经危及电视剧行业健康发展,打假行动势在必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