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人生》发表的前前后后写在路遥《人生》发表35周年之际(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光明日报 王刚 参加讨论

    2.《人生》初稿完成
    小说《人生》初稿完成后,路遥第一时间便给王维玲写信。返回西安路过铜川时,路遥把小说念给当时在铜川煤矿当工人的弟弟王天乐。路遥读完小说后,流着眼泪说:“弟弟,你想,作品首先能如此感动我,我相信它一定能感动上帝。”回到西安,路遥的夫人林达读原稿时也感动地哭了。
    没过多久,在10月17日,王维玲又收到路遥的来信。
    “您的信鼓舞和促进了我的工作进度。现在我把这部稿子寄上,请您过目。这部作品我思考了两年,去年我想写,但准备不成熟,拖到今年才算写完了。……我自己想在这个不大的作品里,努力试图展示一种较为复杂的社会生活图景,人物也都具有复杂性。我感到,在艺术作品里,生活既不应该虚假地美化;也不应该不负责任地丑化。生活的面貌是复杂的,应该通过揭示主要的矛盾和冲突,真实正确和积极地反映它的面貌,这样的作品才可能是有力量的……”
    王维玲回忆:“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很快就把《人生》初稿读完了。我又请编辑室的许岱、南云瑞看了这部书稿。他们与我一样,同样是怀着巨大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读完这部书稿的。大家一致认为稿子已十分成熟,只是个别地方还需要调整一下,结尾较弱,如能对全稿再作一次充实调整、修饰润色,把结尾推上去,则这又会是路遥的一部喜人之作。”王维玲满怀信心地给路遥写了封回信,并对初稿给出两种考虑:“一是你到我社来改,有一个星期时间足够了。二是先把稿子给刊物上发表,广泛听听意见之后再动手修改,之后再出书。”
    1981年12月,路遥来到北京,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客房部修改这部小说。王维玲回忆:“他大约在这间房住了十天,其间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他竟没有离开过书桌。累了,伏案而息;困了,伏案而眠,直到把稿子改完抄好。”“修改后的《人生》很理想,我很快就定稿发排了。……当时这部小说名叫《生活的乐章》,我们都觉得不理想,但一时又想不出一个更好的名字,约定信件联系。就这样,路遥在北京修改完了这部小说,就在路遥离开北京小说定稿后,小说名还没有最后确定。1982年1月初,我从路遥稿前引用柳青的一段话里,看中了开头的两个字‘人生’。想到‘人生’既切题、明快,又好记。大家都觉得这个书名好,于是便初步定下来,我写信征求路遥的意见。我一直鼓励路遥写《人生》的下部,并且要他尽快上马,趁热打铁,一鼓作气干下去。我的这些考虑也全都写进信里。”
    1982年1月31日,王维玲收到路遥的来信。
    “作品的题目叫《人生》很好,感谢您想了好书名,这个名字有气魄,正合我意。至于下部作品,我争取能早一点进入,我一定慎重考虑,认真对待……”
    小说《人生》名字经过商讨,终于确定下来了。为了扩大《人生》的社会影响,在出书前,王维玲便先把小说《人生》转到了上海《收获》杂志编辑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