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东方智慧和中国价值 文化自信与实现文化繁荣的伟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景紧密相连。在引领世界经济,为世界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时,需要向世界展现中国形象、民族特性和文化传统,这对当代有世界影响的中国和正在崛起的中国来说尤为重要。文学是沟通民心的重要文化工程,更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和责任担当。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敢于表现、善于表现时代新气象的中国文学,要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己任,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文学创作,使其成为讴歌中国人民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时代号角和文化先导。文学创作者要通过伟大的艺术实践,凝聚中国精神,汇集中国力量,为时代和人民创作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时代精品。 中国文学也要在新时代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既要把新文学创作自觉融入“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伟大实践中,更要放眼世界,立足人类共有的生活家园,发挥文学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中的精神力量,敢于直面人类共同的困难和问题,善于发现和表现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和文化价值。在体现中国元素的同时,必须与世界相融共振,宣扬和贡献以中国价值为核心的东方智慧,构建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只有这样,中国文学创作才能更好地融入世界文学话语体系,中国的文学理论也才能更好地融入世界文学理论体系,中国故事也才能拥有更多的世界听众,产生世界影响。 书写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 文化自信是文学创新的驱动力。在“追梦时代”和“崛起时代”,国人的思想、精神和生活每时每刻都处在变化之中。信息和速度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人们对美好生活更是充满了各种各样丰富的梦想。一切充满了挑战,一切充满着机遇。而我们所期望的新文学就是对这个伟大时代的严肃思考,对这个朝气蓬勃、豪情万丈的时代精神的建构与表达。新时代的中国作家就应以强烈的现实感和历史责任感,以精湛的艺术塑造这个伟大时代的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为民族复兴提供所需要的精神力量。 事实上,在中国文学发展的每一个特殊时代,中国作家和中国文学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发声立意,推陈出新。诸如“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汉魏风骨”,“既笔力雄健,又气象宏厚”的“盛唐气象”,都是当时作家以敏锐的时代意识和充分的文化自信,将自己和诗文创作融入伟大时代而努力创新的结果。“汉魏风骨”和“盛唐气象”那种超越时代的精神力量和永久的艺术魅力,呈现的恰恰是明朗刚健、充满鲜明时代色彩的艺术风貌,是那个时代气吞山河的精神写照。宋代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表现出的就是我国古代文人的使命担当和文化自信。 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和文艺争鸣看,20世纪的中国文学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文言白话”之争到现代文学的“为人生派”与“为艺术派”的论争,从崇尚欧风美雨到特色的民族形式,从鲁迅的“呐喊”到90年代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中国现当代文学触及灵魂、砥砺精神,“在自觉中发展,在发展中自信,在自信中自强。自觉于国民性的改造,自信于中华文明的重生,自强于世界文学之林”。如今,一个昂扬奋进走向民族复兴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文学创作者清醒的现实意识和伟大的使命担当,需要的是文学艺术强烈的时代性,需要的是与今天伟大时代相匹配的伟大作品。 新时代的中国作家要自觉勇立潮头,把出精品作为新文学创作的责任和担当,努力构建现代的、民族的、科学的文学新理念、新价值和新表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文学理论话语体系,树立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以昂扬向上的文化心态,面向新时代大众的审美需求,将中国精神作为新文学创作的灵魂,努力刻画中华文化中积淀的精神追求和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描绘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家园。以典型的民族形式和风格反映和表现中华民族的辉煌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变化,谱写更多精彩的中国故事,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中国经验、中国精神。用更多更好的文学精品构建和展现中国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提升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将创造伟大作品、成为伟大作家的“文学梦”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以充分的文化自信书写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诗和远方。 (作者单位:天水师范学院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