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参观博物馆,一次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经历令人印象深刻。某年夏天,笔者首次踏上台湾岛,在本就紧凑的行程中特意为台北故宫留出半天的时间。早就听说翠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乃镇馆之宝,一大早进门之后就直奔翠玉白菜而来。到展厅却傻了眼,游客早已把翠玉白菜围了里三层外三层,队伍甚至排到了楼梯口。笔者茫茫然排在队伍最后,一个多小时过去,终于接近翠玉白菜,端详不到一分钟,便被后面等得不耐烦的观众挤开。肉形石、毛公鼎展厅的情况也差不多,3件展品看毕,眼看时间将近正午,匆忙买了几件纪念品,无奈地乘车离去。 车行渐远,笔者心中渐渐生出一种被镇馆之宝光环裹挟的不快。如此参观博物馆,性价比着实过低。一个上午的时间,虽不能穷尽台北故宫博物院所有展厅,但也能浏览不少精品,起码不至于只看3件之后便匆匆离开,意犹未尽。在人山人海的队伍面前,人们难免有从众心理,觉得排队观众越多,该展品的价值与可观性就越大。 现在想来,这种盲目从众现象,在很多展览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前不久,故宫举办“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千里江山图》引发参观热,不少观众得排队3小时才能靠近这幅名作。同时展出的展子虔《游春图》、赵伯骕《万松金阙图》艺术价值一点都不次于《千里江山图》,却备受冷遇。同样,在类似展览中,由于主办方集中宣传、社会媒体过度渲染,某件展品被加以过亮的光环,观众也不加甄别,在众声喧哗中加入队伍,无形中浪费了宝贵的参观时间。 明朝张岱曾言:“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其实,我们在参观博物馆时也应该有一些“癖”,明白自己心向往之的展品是哪些,打心眼里感兴趣的展品是哪些,调整参观心态,追求私人化、个性化的参观体验,从心所欲,而非一味从众。有过第一次的教训,笔者时隔一年再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参观,果断甩开热门展品前的人山人海,直奔书法主题的展厅,只半个上午就遍览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怀素《自叙帖》、颜真卿《刘中使帖》、苏东坡《寒食帖》等名作,大饱眼福,心满意足。这种愉悦恰恰建立在了解自身观展之“癖”的基础上,从展品中看出了属于自己的“深情”。 为避免观展时的盲目从众,除了观众需要找准定位、调整心态外,各个博物馆也该采取相应措施,合理引导观众。比如在观众排队等待参观明星展品时安排“暖场”环节,沿途增加其他展品及相关介绍,还可采取增加场次、开夜场等方式分散客流。 此外,虽然近几年某些博物馆的展览水平不断提高,重量级展品频现,但也有一些中小型博物馆乏人问津,像故宫这样资源丰富的博物馆是否可以考虑出宫展出、借馆展览,帮助其他博物馆提升人气的同时,也能为观众提供内容更多元、层次更丰富的观展体验,一举多得。 以上这些都对博物馆掌舵者的组织水平,以及展览的管理精细程度提出更高要求,毕竟,办展得对得起观众,更得对得起展柜中历经千年沧桑的历史积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