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以“回归经典”实现传播的文化价值(2)

http://www.newdu.com 2017-12-11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项江涛 参加讨论

    
    大数据助力定量研究
    文学经典是文化与文学传承的核心,是文学传统延续的中心,反映了某一个时代人类精神的面貌和文明程度,体现了文学家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生命体验与想象生成。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傅守祥表示,即便依照权威认定继续认同传统,文学经典的辐射范围也与以往不同,它们不仅要在本民族内部传承,还要进入更广阔的跨文化场域。同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方式,还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思维与变革能力,作为“数字人文”文学经典的研究与传播愈发离不开“大数据”。
    傅守祥表示,大数据通过事物的整体数据化,实现了定性定量的综合集成,使人文社会科学曾难于数据化的领域走向定量研究。譬如文学经典创作中的言语倾向、褒贬风格、词语使用,以及文学经典接受中的受众类型、阅读方式、接受态度和全媒体增殖延展等。他认为,重视大数据分析并不意味着放弃对意义的追索。文学经典传播必须搭建起人文与科技沟通的桥梁,诠释经典与“活用”经典并举。对于文学经典的视觉化生存与数字化发展,应将新的媒介高科技运用与传统的人文意义追索相结合,构建立体型、纵深性的人文谱系,以适应时代变化、接续人文根系。
    信息共享促进传播交流
    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会长吴笛认为,文学经典传播研究应结合中华民族文化的振兴与发展,以及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的整体发展与其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贡献,考察经典译介与传播。我国的文化事业发展需要引入外国文学经典并持续精进外国文学研究工作。
    文学理论的创新不应该仅在文学领域里寻寻觅觅,还应该在重新梳理现当代西方文论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并消化吸收融合,形成新理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西语学院党委书记葛金玲以法国当代作家帕斯卡·基内亚尔为例,探讨了中国文化在国外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及其对作者创作意图发挥的重要作用。她提到,帕斯卡·基内亚尔自幼酷爱中国古典文学及哲学,因此,中国哲学思想及中国文学对他的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在其作品中运用了丰富的中国元素。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教授李伟民,通过梳理民国时期戏剧家关于莎剧的论述发现,民国时期一些戏剧家、翻译家对莎剧舞台性与剧场效果的强调,为莎剧的翻译与舞台演出奠定了有益的基础,有助于人们既从文学性,又从舞台演出和莎学评论的特殊性三方面,把握莎剧传播路径,即从“前经典化”到“经典化”;同时为人们加强从舞台演出、翻译、批评角度研究莎剧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浙江文艺出版社总编辑王晓乐谈到,我国每年引进图书1.5万多种,其中近一半从英美引进。“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促进了交流,信息共享促进了传播。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校长徐真华表示,学界应潜心学习、踏实研究,不断以新的视角发掘外国文学新的批评场域,逐步建立起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话语体系。
    记者 项江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