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纪录电影《北平以北》得与失

http://www.newdu.com 2017-12-06 文艺报 丁采瑛 参加讨论


    近日,由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中共北京市延庆区委联合摄制的纪录电影《北平以北》以宏大的叙事、独特的视角、翔实的内容,将平北抗战背后的一段尘封已久的故事搬上银幕,真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可歌可泣、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战历史。
    平北抗日根据地处于华北抗战最前沿,对华北抗战的胜利具有重要影响。已有的党史军史对平北抗日根据地研究相对较少,缺乏真实、详实的历史史料。当年战斗在平北的老同志回忆说:“我们经历了人世间最艰苦的日子,生离死别最痛的时刻,开辟平北的抗敌斗争艰苦程度不亚于长征”。
    为此,中共北京延庆区委整理大量散落民间的相关史料对这段历史开展梳理。经历多年艰辛的创作,终于有了这部纪录片《北平以北》。该片讲述1938年至1945年间,八路军三次挺进平北,以及八路军中惟一的知识分子团——晋察冀挺进军第十团,以极大的牺牲与艰苦卓绝的斗争开辟平北抗日根据地的故事。影片生动讲述了白乙化等一批“一二·九”学运骨干共产党员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挺身而出,胸怀民族大义和家国担当,深入日伪敌后,依据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三大法宝,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带领平北人民英勇抗战的感人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讲,平北抗战的英勇悲壮战例是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勇于牺牲、艰苦抗战的铁证和缩影。
    纪录片被誉为人类的“生存之镜”。“真实”是纪录片的基因。在影视艺术类型中,纪录片区别于故事片的根本在于其真实。纪录片的影像内容真实决定艺术再现的形式,通常具有文献资料性质。《北平以北》搜集了大量宝贵的音像材料和档案材料,运用历史叙述的宏观视角,重构平北抗战历史的集体记忆,坚守了纪录片真实至上的原则,真实再现平北抗战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把平北抗战的英雄事迹、英雄人物尽可能还原,勾画出平北地区抗日战争的完整轮廓。
    电影创作要重视刻画人物,塑造典型形象。大凡经得起时间淘洗的优秀电影,都塑造了成功的人物形象。《北平以北》在人物介绍方面着力较多,塑造了平北抗战的民族英雄群像。白乙化,当年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平北抗日根据地十团团长,毕业于北平中国大学,领导过“一二·九”学生运动,是平北抗日根据地的灵魂人物,牺牲时年仅29岁;才山,人称“小诸葛”,牺牲时年仅35岁;王亢,白乙化的老部下,平北抗战的幸存者,去世后葬在密云白乙化身边;永远陪伴老团长的共和国将军,还有出身富家矢志抗战、宁死不屈的温克明;红军长征途中抢渡大渡河的十八勇士之一熊尚林;尽人皆知、舍身炸碉堡的英雄董存瑞……
    影片还首次以艺术化的形式控诉了日军在长城内外犯下的惨无人道的滔天罪行,比如千里无人区、人圈。研究中国抗战的专家说,南有南京大屠杀,北有千里无人区。影片以纪录的真实还原历史的真实。重温这段历史,对我们来说启迪丰富: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缅怀先烈、讴歌英雄,要继承和发扬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纪录电影不是复制现实的一面镜子,而是面向现实的一条渐近线。《北平以北》用影像搭起了一座历史真实与艺术创作之间的桥梁。思想与信念借助音乐与影像在平北抗日风云跌宕的大地上坚定传递,在出生入死的热血间碰撞共鸣。
    电影纪录片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并用电影技术手段展示,应为作品注入艺术性、观赏性。《北平以北》在社会教育价值承载上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但也有艺术缺憾:过于传统的旁白与画面影像演绎,较少的镜头运用,内容铺排过于复杂,主题不易深入体现;素材和内容太多且选取中也略有缺憾,可能造成对特定人和特定事的表现不够集中,进而易于导致艺术性的缺失和观赏性的流失。
    近年来,中国纪录电影题材日益多样,作品质量明显提升,佳作频出。纪录电影传播着自然、科技、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知识,丰富着人类的认知和体验,成为强大的媒介传播工具,对于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意义重大。如何以稳重的镜头、真实的故事来打动人心,在画面表现力和叙事上取得突破,实现真实性与艺术性的高度融合,可能是以《北平以北》为代表的众多纪录片从优秀走向卓越的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