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字也是一个后起字,其本字应该是“母”。未婚年轻女子为“女”,已婚年长女子为“母”。《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其中的“母”即年长女子的通称,为后来“姥”之本字。《水经注·河水一》:“三女变为老姥。”“老母”已写作“老姥”了。“母”上古属于之部,后来为什么读入明母模韵了呢?原因是上古之部三等的唇音变为了中古的尤韵,如“痞衃肧紑秠萯蝜偩谋殕”等字,但是仄声明母都失去了三等介音,变为了侯韵,如“母苺拇畮”。可见“母”在上古以后有以下的变化: >miu(尤韵)>mu(侯韵)。侯韵后来发生了裂化: 。但是“母”字变化到mu的阶段,就作为滞后层不再发生变化,而与明母模韵字合流了。 “蒲瓜”在历史文献中出现得很晚,《四库全书》中只查到一条,《六书故》“瓠,胡误切,今俗谓之蒲瓜”。“蒲”字中古为並母模韵,但在这个音韵地位找不到合适的本字,于是我们就在豪、肴、侯韵中查找,找到了並母肴韵平声的“匏”字。作为上古幽部u的滞后层,“匏”合并到模韵去了。湖南新化白溪镇双江村“匏瓜” ,其中的“匏”还念肴韵。 “堡”,原作“保”,围墙以求保护的住处。先秦文献中多次出现的“四鄙入保”,就是四处边境的百姓躲进城堡。“保”字又作“葆”,《史记·匈奴传》:“侵盗上郡葆塞。”此字后加“土”作“堡”或“堢”,既指城堡,也指筑有围墙的村落。《西游记》:“可怜西方路甚是寂寞,更无庄堡人家。”这种“堡”在各地很多,前边加小名就成了地名,例如吴堡、柴沟堡、高家堡、河西堡。在现代汉语中“堡”复音化为“堡子”。 “堡”帮母豪韵上声一读,在各方言中的主体层与“保”字读音相同,但是在地名中读成u,实际上就是幽部u的滞后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