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忽视语言文字的工具属性,不能忽视语言文字的稳定精准。守住了精确优美的文化核心,我们就能热情拥抱变化的语言文字和社会未来。 洪荒之力、工匠精神、小目标、套路、葛优躺……日前,《咬文嚼字》杂志社评选出2016年网络十大流行语。这十大流行语中,除“供给侧、工匠精神”外,其他8条均来自网络,或由网络赋予了新的含义,创造了历年评选之最。 语言首先是社会交流的工具,我们通过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统一认识和行动。从这个角度看,语言是越稳定越好,大家有一套共有的符号体系,就很便于沟通。否则,一个人说“葛优躺”,另一个上网少的人只想到演员葛优,就传达不出这个词要表达的意思。在巴别塔的故事中,为了阻止人类建通天塔的计划,上帝就是通过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最终失败。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语言文字还有以文化人的作用,体现的是一整套社会生活的变化。在互联网时代,语言的新变化代表了中国社会思潮的走向,不仅是为了沟通,还是为了表达,有时候甚至还是“反沟通”。比如,前两年在青少年之间流行起来的火星文,就是让一小部分“自己人”看得懂,让其他多数人看不懂。 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自源文字,虽然历史沧海桑田,但汉字却穿越历史保留至今。文字的稳定传承让大量文化内容得以保留,这是值得骄傲的地方。虽然许多典籍在现代人看来像读天书,但只要经过专业人士稍加整理,仍然能准确体会到数千年前古人的思想和情感。但稳定也是有代价的,那就是不够变通和灵活。尤其是在面对世界近代社会、经济、科技、军事飞跃发展时,中国的传统语言文字没法感知和传达现代世界的丰富和变化。 从近代开始,中国就经历了一场语言文字的大变革,也经历了社会的大变化和跨越。于是,在报纸杂志这个传播平台上,大量“外来语”“生造词”出现了,数量很是惊人。有统计显示,今天使用的社会和科学方面的术语中,大概有70%都是“外借”的,像经济、科学、商业、干部、健康、社会主义等,数不胜数。更有人造出许多今天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但在当时属于另类出格的词汇,如鲁迅先生就造出个“阿Q”这样现在看来仍然不合规范的词,以及“猹”这个完全凭空生造的字。 历史并不久远。我们正在经历和创造新的历史,而实现这个目标最为重要的工具就是互联网。书籍传播文化以“年”来计,报纸杂志传播文化以“天”来计,而在互联网时代,由于互联网传播的速度和广泛性优势,文化的传播是以时甚至以分来计。一个词汇广泛传播并成为流行语,几乎可以在一天时间内完成。像“小目标”“洪荒之力”一夜之间就铺天盖地传播开来。因为普通人加入到传播的行列之中,他们不仅是流行新词的接受者,同时更是编辑者和传播者。所以说,网络造词力量背后,是网络本身文化创造和传播力量的表现,也让我们看到了社会思潮的活力源头所在。 但在此之外,我们仍然不能忽视另外一种声音,那就是语言文字的工具属性,不能忽视语言文字的稳定精准。就像我们可以用“逃之夭夭”来表示对逃跑的诙谐讽刺,也应该能感知到其在《诗经》中原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优雅和迷人。这是核心文化的传承,需要我们尊重和保留。“君子务其本,本立则道生”,守住了精确优美的文化核心,我们就能热情拥抱变化的语言文字和社会未来。 (作者周潜之 系媒体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