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城镇化不断推进、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方言的使用范围、频率却越来越小,并有逐渐消逝的趋势,传统方言文化的保护和抢救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自2008年起,我国就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通过纸笔记录、录音、摄像等学术手段对方言进行建档、保存和研究。最近启动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更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后人的语言文化工程。 杭师大教授王文胜是“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杭州片区方言采录工作的负责人,他将自己的工作比作建设一个“语言博物馆”。在他看来,如果无法阻止一种方言的消失,那么,还可以努力让它以多种形式保存下来,让那些已经消失的方言,像博物馆中展示的文物一样留存。 事实上,除了在学术上进行抢救,全国不少地方已开始加大对方言的保护和继承:有的在公交车站实行普通话和方言同时报站;有的在电视、广播中推出方言类节目;还有的让方言进入校园,让孩子们在学好普通话的同时,不忘乡音,记住乡情。 毫无疑问,普通话能促进人们的交流,而掌握一地的方言,则可以更好地了解、学习一个地方的本土文化。因此,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今天,重视方言的研究利用和保护传承,实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