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7月21日,基础教育版刊发了江南大学吴格明教授的《“文何以载道”才是语文教学的大道》一文,引起了读者的关注和讨论。今天,我们刊发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倪文锦对此问题的见解。 上语文课,我们教什么,学什么?通常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教(学)教材,教(学)课文,教(学)知识等等。从现象上看,这样的回答并不错,上语文课当然离不开这些。但大家知道,教材也好,课文也好,都只是教学的凭借,它们无非是教学的例子。入选语文教材的课文,虽然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本,但例子是可以变换的,因此语文课似乎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而在教学这些可变的课文内容等背后,不同文本的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准确的表情、达意、载道则是它们的共同特点。因此,语文课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凭借教材学习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并从中获得认识的提高,思想的熏陶和情意的感染,同时学以致用,通过读、写、听、说的言语实践,不断发展语文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小学设置语文课时就已明确的,因此语文课就是关于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教与学。语言有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我们平日说的话、写的文章,就包含话语形式(怎么说、怎么写)和话语内容(说什么、写什么)两个方面。所以语言与思想的关系就是话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一定的话语内容生成于一定的话语形式,一定的话语形式实现一定的话语内容。在没有掌握语言形式之前,其内容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理解,因此语文课必须从语言形式入手。 语言形式表现为各种语言现象。《咕咚》是小学一年级的课文。“咕咚”只是木瓜掉进水里发出的声音,但为什么会引发森林里的动物大逃亡呢?比较小兔、小猴和众动物分别说的三句话至关重要,因为从语言现象看,这三句话似乎差不多,但一比较,差异就显示出来了。小兔的一个“不好了”,到小猴嘴里变成两个了,“危险”显然被放大了。而且,小兔话里的“咕咚”指的只是听到的声音,而小猴说“咕咚来了”,它已变成来袭的怪物了。同样,小猴说“大家跑呀”,表达的只是惊慌,而在众动物的话中,已经演变成威胁生命安全的大惊恐了:“快逃命啊”!不认识这一同中有异的语言现象,学生就不可能理解森林里动物大逃亡的原因。但遗憾的是,许多教师认为这些字太平常,学生都认识,教学时都忽略不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