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词汇学 >

网络语言中“微”词族形成、语义、特点和流行原因的研究——《“微”词族的形成轨迹及语义演变》简述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中国社会科学网 张卓晶 参加讨论

        论文作者简介:
        邱雪玫,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话语语言学、当代汉语新词语;
        李葆嘉,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后联系导师。
        基金项目:
        本文得到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新词语典型词群的动态与深度研究”( 11YYC014) 的资助。
        自从新浪网的“微博”出现之后,“微”词族的规模不断发展,像“微电影”、“微阅读”、“微政务”之类的词层出不穷。“微”词族是如何形成发展的?“微”词族的语义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微”词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微”词族缘何如此流行?该文将对上述问题一一分析。
        文章认为,以微博的引进为标志,“微”词族的形成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微”词族的萌生阶段,“微博”服务开通之后,在语言的经济原则作用下,人们用“微”代替“微博”,只要遇到与微博相关的事物或现象,就冠之以“微”; “微”词族的发展阶段,“微”、“微博”成为了高频汉字和高频词,“微XX”格式词语特别活跃,并且“微”族词的使用范围扩大到报刊杂志、经济领域、公益领域等领域;“微”族词的成熟阶段,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同,“微”词族中的一些成员已经在网络中普及。
        “微”词族在其成员和使用领域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语义也不断演变。文章认为,“微”的新生义项主要有三种,[+ 事物][+ 微博]义项来自于最初产生的“微”族词,“微”是“微博”一词的简化。[+ 方式][+ 凭借微博]义项是通过名物词的工具化或者方式化途径而形成的,具体指凭借微博开展业务或活动的方式,该义项具有包容性和类推性,这两种属性推动了“微XX”格式的流行。[+ 形态][+ 超少/超小]义项的形成过程,是通过泛指化途径,“微”获得了数量超少、范围(幅度/规模)超小以及长度超短、程度超低等含义。
        “微XX”格式中的“微”,其色彩义也发生了变化,“微”具有了[+ 见微知著]和[+ 集微成巨]两种色彩义,如“微创新”中的“微”具有见微知著的色彩义,是指通过细节革新而获得成效;“微公益”具有集微成巨的色彩义,“微”有集合微薄之力成为巨大力量,鼓励人们从小事做起的意思。
        总体看来,“微”的语义发展具有趋强化、平民化、公开化的特点。趋强化特点表现为,新的“微”的含义从原来的[+ 少/小]发展为[+ 见微知著]和[+ 集微成巨],强调了以小见大、以少积多、以弱胜强的意思。平民化特点则表现为,从[+ 意义][+ 深奥]义项到“微”的新义的出现,体现了从精英理念到平民理念的转换。公开化特点表现为,“微”的新义从[+隐蔽]义项到[+公开]义项的发展,如“微政务”。
        “微”词族“微”词族主要特点的表现之一,是“微”的类词缀化。“微”的词缀化体现在语义—功能的类别化、词类的标志性、组词的能产性三方面。语义—功能的演变过程中语义-功能的偏离是新词缀产生的关键。“微”的词类标志性表现为“微”和其后的组合词根组合成为“微”族词后,大多数的这类组合属于名词,“微”具有名词标志性。“微”的组词能产性表现为“微”在类推机制下可以和一些词根组词,从而成为以“微”开头为标志的“微”族词。
        “微”词族主要特点的表现之二,是词音结构的多音节化。“微”族词在词音结构上以三音节为多,双音节次之。
        “微”词族主要特点的表现之三,是语言态度的调节功能,词缀“微”能够促使语言态度积极化。“微”词族主要特点的表现之四,是“微”族词的口语化程度偏低,原来的“微”就带有浓厚的书面语体色彩,且新的“微”族词的网络语体色彩明显,具有网络依附性,因此“微”在表达上具有书面语体的特征。
        “微”族词如此流行,文章认为,原因有三,其一是新生事物的勃勃生机,其二是“微”的强大的能产性,其三是“微”族词满足了人们心理需求和人际沟通的需求。
        (本文刊于《语言文字应用》2015年第1期)
        (中国社会科学网 张卓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