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语篇翻译语域三步转化观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现代外语》 黄忠廉 孙瑶 参加讨论

    【摘要】语域作为社会符号,其实指、所指、能指分别对应语篇所体现的社会现实、语义内涵和形式手段三个层面。语篇是语域的载体,本研究借用语域理论,探讨语篇翻译语域转化的缘由及方法,首先分析了语域转化的原因,即原作和译作在语域实指、所指、能指三个方面可存差异;继而提出了语域转化“三步走”的策略及转化类型。据语域符号内部结构,语篇翻译的核心是语域从原作到译作的转化过程,可按语域实指重构、语域所指重调、语域能指重现三个步骤逐级进行。
    【作者】黄忠廉[1] 孙瑶[2]
    【作者单位】[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东北农业大学
    【关 键 词】语篇翻译 语域转化 实指重构 所指重调 能指重现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汉译组构优化研究”(15FYY01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华文化关键词俄译的语料库实证研究”(15CYY051)和东北农业大学青年才俊项目(2014QC60)的阶段性成果.
     
    1.引言
       目前,译界对翻译研究的“跨学科”“多角度”“复杂性”视角已达成共识。若进一步聚焦,将具有独立性、完整性的语篇系统置于跨文化交际中考察,所涉因素则变得更为复杂。静态上,语篇翻译包括内容—形式、整体一部分、功能一结构等二元对立的语言不同侧面和层级;动态上,语篇翻译又必然牵涉至少两种以上不同言语交际背景中的交际者、情景语境、文化背景等言外因素。隐藏于语篇语域之后的语言、思维、文化差异加剧了跨语转化过程的复杂程度,面对如此繁复的多维系统,语篇翻译究竟该从何切入,操作有无具体层次可寻?
    对此,国内外学者已展开部分研究。Catford(1965)和Hatim & Mason(2001)等先后从不同视角对语篇翻译中的语域问题展开了研究,但侧重静态语言对比,因而受到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批评。近年来语料库语言学兴起,为语域翻译研究提供了新工具,如Marais & Naudé(2008)基于语料库以描述研究的方式讨论了通俗宗教文学文本翻译后发生的语域变异现象,Kreinkühle(2012)用类似方法对科技文本翻译中的语域迁移做了探究,Kruger(2012)通过译作与原作语料对比分析发现,翻译文本语域变体相对较少,语域敏感性下降。Neumann(2014)从方法论层面探讨了语域导向的跨语言分析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国内学者早期只在理论层面强调语域对语篇翻译的重要性(李运兴2000;吴群2002)实质性理论推进较少,近年来有学者尝试结合译作文本分析从词汇层面(陈晓等2014)和语言变体层面(曹明伦2016)分析语域的翻译再现问题,王晓华、柴秀娟(2009)提出“语域迻译(register shift)”概念并结合实例验证其适用性。整体而言,现有语篇翻译研究已经证实了语域翻译问题的复杂性,但侧重从译作语域变体分析层面对翻译中语域变化进行回溯式描述,缺少从操作和方法层面对语篇翻译过程中语域转化问题进行分层分类考量。基于此,本文将语域理论引入语篇翻译过程,尝试用符号学的方法为问题解决提供新的视角。
    2.语域转化的过程与原因
    语篇是翻译的操作单位之一,以语篇为载体的语域在翻译过程中也以后台运作的形式参与译作语篇重构的过程。换言之,语篇翻译过程离不开对语域的考量,语域作为社会符号,贯穿于语篇翻译的整个转化层次和过程。
    2.1 作为社会符号的语域
    语域源于Reid的双语研究,系统功能语法创始人Halliday尝试从社会学角度阐释语义的生成和语言系统的运作,将语域界定为“一种文化的参与者结合某种情景类型所进行的典型的语义资源配置”(韩礼德2015:121)。语篇则是这些语义资源特征在语言系统中选择、实现的结果,是语域的具体实例。同一语域可由不同语篇变体体现,如外语教学中的看图作文或说话训练。Halliday认为,语域是连接语篇与其产生的社会情景之间必要的中介性概念。社会行为决定语言行为,决定情景语境中所生成的语篇。系统功能语法学家Martin发展了Halliday的语域思想,认为语域同交通信号一样是一种社会符号,具有交换和传递社会意义的功能。与其他符号系统不同,语域能指具有隐性特征,因为“语域无自有表达手段,须借语言系统和影像、声音、图形等其他符号能指系统体现”(马丁2012:67)。语域作为社会符号,其内部结构可分为实指、所指、能指三个层次。指称原是逻辑学概念,译界与语言学界对符号实指、所指、能指内涵界定不尽相同。Гapбoвcкий(2004:280-281)认为:“所指是话语作者所指的语言外现实世界中的具体的某个客体;能指是概念本身所限定的一类现实客体,即概念的内涵”。可见,谈指称仍然离不开符号,离不开语域。本文结合现有研究成果给出的工作定义是:实指为符号在言语交际中指向的主、客观世界中具体事物、场景等;将所指视为符号固定于语言系统中概念内涵及该符号在交际中可能引发的意象、联想等意义之总和。能指为该符号的书写、语音物质形式。相比其他符号形式,语域能指表现更加灵活,可借语言、图形、音符等多种符号形式体现,即使在语言系统内也可以有多种变体选择。如:
    (1)a.Typhoon Dujuan has brought heavy rains to the coastal province of Fujian,flooding urban areas and trapping residents at home...Typhoon Dujuan is the typhoon of the year.It made landfall in Fujian on Tuesday morning.It has since weakened to a tropical depression and moved inland.(http://english.cri.cn/12394/2015/09/30/3781s898078.htm)
    b.Typhoon Dujuan,the typhoon of this year,made landfall in east China's Fujian Province on Tuesday morning.The storm hit the coastal of Putian at around 8:50 a.m,packing winds of up to 33 meters per second…Fujian issued a level one emergency response for Dujuan early Tuesday morning.(http://www.globaltimes.cn/content/945080.shtml)
    (1a)、(1b)可看作同一语域的能指变体,体现意义的词汇语法形式在详略程度及表达手段上稍有不同。福建地区当日实际天气情况和当地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为语域实指;而所指除由语篇语言形式直接表达的语义外,还包括所有语篇未明示的隐于语境中的规约、隐含性信息,如天气情况恶劣,不适合居民外出、渔民出海、游客慎往等语用意义。
    2.2 语域翻译转化的过程
    黄忠廉、李亚舒(2004:243)将翻译微观过程分为理解、转化、表达三个阶段。结合语篇翻译,理解是译者以原作词汇语法形式为线索,运用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获取原作语域所指,还原实指的过程,即原作语域()的获取阶段(见图1)。转化过程中译者需将调整转换为适应译语语境的译作语域(),相同相似的情景、事实、概念、形象等可以直接对应;相异之处需译者调整变化必要情景要素和语义要素,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巧妙施为。表达则是译者的再创造过程,或者说是将调整后获得的语域实指内容与所指信息重新线性化为能指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对于语篇翻译来说,理解、转化、表达三个过程并非是单循环且界限分明的。表达是最深刻的理解,转化要兼顾理解与表达。后两者更是常处于胶着状态,转化得当,表达自然水到渠成。
    
    语篇作为语域的实在载体,其翻译本质上是将原作语域()从原语空间转入译语空间,使其获得重生()的过程。作为社会环境的产物,语域在其产生的语境母体中实现符号功能,原作与译作语域“异质性”与生俱来,因此毋庸置疑转化处于语篇翻译动态过程的核心。依据构成语域符号的三个层次,语篇翻译转化过程可按语域实指重构、语域所指重调、语域能指重现三个步骤次第进行,后文将详细说明,此处不赘。
    2.3 语域翻译转化的原因
    从语篇角度谈翻译,切忌“短视”,即驻足语域能指(语篇形式),而忽视其实指与所指,单纯讨论言辞的“信”与“美”。语篇翻译不可局限于符号能指层的语码转换和形式操作,而需深入到隐于语篇后的语域三维空间(语域实指、所指、能指),使其从原语社会文化语境转化与重生于译语社会文化语境,这样译作才能摆脱成为“木偶人”或变脸为“陌生人”的命运,始终与原作血脉相连。正如余光中(2014:38)所说,“真有灵感的译文,像投胎重生的灵魂一般,是一种再创造”。译作要“转世重生”,原因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语篇所例示的文化和社会交际情景不同,即原作与译作语域实指层存在差异,译作与原作语域实指元素的转换失误常常导致作者意图传递受阻和文本弦外之音的损耗,令人遗憾。如:
    (2)只要用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抬到男家,捺上花冠,拜堂,关上房门,就完事了。(鲁迅《祝福》)
    All they had to do was tie her up,shove her into the chair,carry her to the man's house,force on her the bridal headdress,make her bow in the ceremonial hall,lock the two of them into their room.(杨宪益、戴乃迭译)
    例(2)中,花轿、花冠、拜堂三个关键词串联勾画了中国传统婚庆场景,而“捆—塞—捺—关上—完事”组成的动作状态链则构成了与预想中喜庆氛围相悖的巨大反差。原语读者由原作可轻易领会字里行间的讽刺、惋惜之意。相比之下,汉英两种语言间存在的社会文化环境差异令译语读者难以将chair同婚礼建立联系,bow in the ceremonial hall也无法唤起拜堂所能引发的社会规约意义。传统的隆重与现实的草率、预期的喜悦同被迫的无奈,原作中的冲突和对立在译作中大幅衰减。
    第二,原作与译作语域实指内容相同或相近,其所指范畴与语义实现方式存有差距,译者囿于形式束缚,将无法进行恰如其分的情景转化和意义转换;或者过度发挥联想,会超出原作语域涵盖范围太远而失信于读者。如:
    (3)半年之后他回到家里来,腿也直了,辫子也不见了,他的母亲大哭了十几场,他的老婆跳了三回井。(鲁迅《阿Q正传》)
    He returned to his home half a year later; his legs had become straight and his queue was not to be seen.His mother wailed loudly more than ten times; his wife jumped into the well three times.(香港百利书店译文谭业升用例)
    例(3)译作模仿了原作的五个情景,选词用句也采取比对贴合原作的方式。但仔细推敲,二者所指层面有较大出入。首先,原作中剪辫子与母亲痛哭、老婆跳井之间因果关系不言自明,而英语读者恐难于情景描写中推出这一逻辑语义联系。其次,原作情景“跳了三回井”多半是虚张声势,阿Q老婆借此表明立场,同时也是争取世人同情的手段,实际恐怕是井一次也未跳成。译作却将之事实化处理,以等价词组jumped in to the well three times直接对应,强迫她将表演“假戏真做”。再者,数量(名)结构“十几场”和“三回”均属模糊语义表达,意指“多次”,英译文将其严格按照实指对译,极可能造成对读者的误导。
    第三,语域实指与所指相同或近似情况下,信息编码的方式方法不同,即语域能指表达习惯、手段存在较大差异。比如,汉英双语在文字结构、句法修辞等诸多方面差别显著,各有其美。总体而言,汉语以意象为轴,灵动洒脱;英语则严谨丰繁,机智幽默。译者想为这对性格反差强烈的“恋人”为媒需得尊重各自语言特征,不能强扭硬套。如:
    (4)要坐轮船坐飞机,自然也有办法。只要往各方去请托,找关系,或者干脆买张黑票。先说黑票,且不谈付出超过定额的钱,力有不及,心有不甘,单单一个“黑”字,就叫你不愿领教。(叶圣陶《我坐了木船》)
    It stands to reason that I can go by steamer or aircraft if I care to.I can simply go around fishing for help or personal connections,or just buy a "black" ticket.But I'll have to pay more than the regular price for a "black" ticket,which I can ill afford and which I disdain to do.And the very word "black" generates in me a feeling of repulsion.(张培基译)
    例(4)原文三句话中统统省略掉主语,这种行文安排也许是作者有意为之,“各处请托”“找关系”“买黑票”是每个中国人都极有可能会遭遇的人生窘境。动作主体的省略可令读者如置其境,与作者产生强烈共鸣。而英译转换中一丝不苟的严密语法规则不允许使用者“因意忘形”,译者必得明晰主体,重新选词组句,将主谓结构贯穿始终。
    限于篇幅,本文仅讨论语篇翻译语域转化最典型模式,即原作与译作实指、所指、能指三层面逐层转化。翻译实践中,尤其对实指晦涩、所指多解的哲学、宗教和文学作品如《道德经》、《金刚经》和《尤利西斯》等来说,语域符号三层次间极有可能出现交叉转化情况。对此笔者将另文阐述。下面以一则学位证书的翻译为例详细讨论语篇翻译语域三步转化过程。
    3.语域翻译转化第一步:实指重构
    语域实指重构是语篇由原语向译语转换的第一步,是译者整合原作形态、语义内容,剖析原作实指信息,认清原作语域实指()关照下,原语与译语社会情景与文化背景差异,据需要将做恰当变化与调整,实现到译作语域实指()的转化,即保证译作所描述的情景、事件、人物在不失其本色前提下处于译语读者可理解、领会的认知潜能范畴内。以同解异,译文描述的是原作呈现的可能世界,且该世界为译语读者认知能力所及。译者需对语篇所涉双语间社会情景内容差异做适切转化重构,包括去冗性重构、增益性重构和替代性重构三种。
    3.1 语域实指去冗性重构
    语域实指去冗性重构通常因实指层所预设和包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原作的事件成分由于冗余而无法为译语读者接受,进而丧失其社会符号功能。翻译时译者有必要分析在各自社会文化语境中所预设和包蕴的信息之间存在的差异,并据此删减冗余,重构语域实指。如:
    (5)(A)韩梅梅,(B)女,(C)××年×月×日生。(D)在我校俄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E)已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F)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G)授予(H)文学博士学位。
    (I)××大学(J)校长 (K)×××
    (L)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M)×××(N)2007年6月27日
    ①The Degree Awarding Committee of ②XX University ③has conferred on ④Han Meimei ⑤the degree of Doctor of Literature ⑥with all the rights and privileges thereunto appertaining.⑦In accordance with "Regulat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Regarding Academic Degrees",⑧this diploma is awarded to her in Harbin,China ⑨on the twenty-seventh day of June,A.D.two thousand and seven.
    (11)President and Chairman of Degree Awarding Committee
    (12)××University(例5原文中的英语字母和译文中的数字为本文作者所加。)
    汉语学位证书借助特定的语义结构和词汇语法手段将有步骤、有目的“求学”社会活动符号化,具有明确的社会功能:证明学位获得者取得的资质和受到的专业训练。从语域实指层来看,英、汉语篇具有共性,所展现的社会现实内容都包括人、单位、事件,但两种世界图景在该情景事件的构成元素上存在差异。在汉语文化中,学历证书的功用之一是证明何人(出生年月是重要的身份辨识信息)、在何校研修多久获得何种学位。但在英语文化中,重要的信息是学位授予单位,证书获得者的自然信息反属个人隐私,无须指明。由此导致,证书获得者的自然信息为的必要元素,而在中则为冗余信息。原语与译语语域实指层上的变异预设了语篇翻译过程中译者对语域实指内容解析与重构的必要。英译转化时需在译作语域实指层的事件雏形中省略学位获得者的出生信息“××年×月×日生”和所学的专业“在我校俄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同时删除的还有与“条例”近义的“规定”、校长兼主席的人名“×××”等在译语中冗余的信息。译者借助对译语语域实质层预设规范的顺从,采用去冗式重构再现了其社会符号功能。这与译者避难就易而任意删减原作信息的胡译、乱译不同,去冗性式重构以传递和实现原作语域的社会符号功能为取向,在不影响、损害原作所传递的整体交际意图与风格神韵前提下,起到化解交际障碍的作用。
    3.2 语域实指增益性重构
    语域实指增益性重构,指原文语域所含有而形式上未呈现却在译文中得以增加的实指的重构方式。这种重构方式多用于原文语域实指预设隐含的信息无法被译语语域文化预设涵盖的情况。对译文读者而言,语域实质层面的增益性阐释既保证了译文的可理解性,又保证了关键信息的再现和社会符号功能的成功再现。增益性重构常用方式为“音译/直译+注释”等透明的翻译方法,以展现原作异域文化风俗或作家风格,还包括为显现原文中潜在的而译语读者所不知或译语语篇构建所需的信息的多种增译方法。例如译文中“⑧this diploma is awarded to her in Harbin”为原文形式上所无,但其实指层面则为“我校”所预设。“我校”隐含的实指信息与学位证书的签章(学校、校长私人印章)等形成互释,对证书学位信息的使用者而言,上述信息足以形成学位证书行使社会符号功能的充要条件。但跨语际转化后,文本内部信息的互释链条由于语域实指的转变发生变化,其社会符号功能无法在译语语域中得到再现。译者必须借助这样的推理链条:this diploma指整本学位证书,是授予her(韩梅梅)的;该同学属于“我校”,我校在Harbin(哈尔滨),来进行增益性重构。最终在译文中加入“this diploma is awarded to her in Harbin,China”等预设信息来实现语域在译语文化中的重构。
    3.3 语域实指替代性重构
    语域实指替代性重构,即用代换的方式,如以事件换事件、形象替形象的翻译策略在双语文化背景中寻找表达相同情景信息的类似事件或形象,以达到既保留原文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又贴近译语社会生活场景,读者乐于接受的效果。语域实指层的情景、文化差异并不排斥可译性的存在,“一种语言能说的话在另一种语言中也能相对精确地表达出来”(Dil 1975:Viii,转引自刘明东2003:29)。如:
    (6)祖父上城买办过节的东西,带了个粽粑叶“斗篷”,携带了一个篮子,一个装酒的大葫芦,肩头上挂了个褡裢,其中放了一吊六百制钱,就走了。(沈从文《边城》)
    In a palm-fibre cape the ferry-man leaves for town with his shopping basket,his big gourd for wine and a pouch holding six hundred coins over his shoulder.(杨宪益、戴乃迭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