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现代汉语语料库研究结果表明,"动词+借用动量词"构式分为三类,根据频率从高到低依次是:"动(+了/补)+动量短语"、"动(+了/补)+名/代+动量短语"、"动(+了/补)+动量短语+名"。本文对人体器官动量词"脚"进行了认知分析,认为三者都是由原型及物构式派生来的。第一类构式受事论元省略,动作义突显,事件义弱化;第二类和第三类构式是同一上位构式的变体,二者构式角色分布不同,是受事论元与动量短语竞争突显位置的结果。使用频率差异表明,借用动量短语更倾向于被名物化,做宾语,而补语功能相对次要,借用动量词的范畴化作用更多地体现在突显某一具体语义角色上,而非量上。 关键词: 借用动量词 动量构式 认知 作者简介: 张媛,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义学等。 刘振前,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二语习得等。 基金项目: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现代汉语动量词层现的认知过程——心智、语法转喻和构式”(项目编号:12YJC740144);山东师范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计划经费资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