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论话题结构生成的线性机制(6)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外国语》2015年第38卷第 杨小龙 吴义诚 参加讨论

    
    “背景话题句”或“事后话题句”现象能够很清晰地反映句法的线性序列。具体说来,事后话题结构有其固定的句法表征形式[Subject+VP]Topic,即悬垂话题句 Topic[Subject+VP]的镜像表征形式(mirroring syntactic representation)。在事后话题句的句法表征过程中,在(18)的第一部分完成后,说话人又添加了“beautiful”这一信息来补足对“pillar”的解释;(19)亦然,说话人首先抛出一句话如“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之后发现自己的表述不甚清楚而可能导致交际不成功,然后通过追加事后成分(如(19)中的“同班同学”)来补充先前信息的不足。张伯江和方梅[43]指出此类句子的主要功能是把背景信息放到句末,用以突出主要信息,同时也便于追加和补充次要信息。这种“事后话题句”对移位说将构成较大的挑战。若坚持移位分析,要么是将“事后成分”从原先主句中主语位置后移,要么是将述语部分(即 VP)从事后成分后面的空位前移,但两种情况下移位的动机都很难自圆其说。 
    5.结语 
    本文在言语互动的语篇环境下讨论有关话题句的理论问题,在真实话语语料基础上重点探讨话-述两部分的生成序列,试图为解决有关话题结构形成机制的争论开启一扇新的窗户。我们重点考察了含有插入语“怎么说呢”的话题句、话题链、多话题句和事后话题句等相关语言现象,实际语料清楚地表明:1)话题的形式特征(如单词、短语或小句皆可作话题)和话-述的先后序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动态语境与语篇信息等因素的影响;2)话题是语篇赋予的程序意义,限制述语表达和听话人的理解范围,话题标记语则帮助听话人“定位”和“发现”话题;3)在言语互动过程中,话题成分首先出现并占据固定的句法位置,话题和述语的线性序列就是话题结构生成的基本机制。当说话人一时不清楚用什么述语说明话题时,经常使用“怎么说呢”等来标记话题并延续话轮。带有“怎么说呢”标记的话题句有力地表明,话题出现之后相关述语尚未形成。换句话说,话题出现之后述语句法表征的构建尚未完成,这样也就不具备所谓的移位条件。汉语里话题链和多话题句等种种语言事实的存在,也进一步证明了移位生成观的不合理性,同时证明话题先于述语的序列形式作为汉语话题结构生成机制的合理性。 
    注    释: 
    ①桥接指有定的名词短语与某一先行词之间没有句法关系(如代词和先行词的共指),而只有语义关联的语用现象[20]。 
    ②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基于线性序列的话语构建受到短时记忆限度的制约。陆丙甫和蔡振光[38]指出人类在某一瞬间能够处理的离散句法单位不超过七块左右;在短时记忆限度制约下,人类处理语言信息的过程是一种“同步组块”(on-line chunking)过程,将有把握的语言单位尽量组合在一起,从而减少信息处理难度[37]。 
    (本文参考文献请参阅《外国语》2015年第38卷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