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验方法和数据 2.1 语料 首先对录制的儿童语音库中父母输入语言的动词、名词词类出现情况和名词和动词前后出现功能词环境的情况进行分析(张钊等,待发),统计动词和名词每次使用时功能词所处的四种环境:只有前面有功能词环境、只有后面有功能词环境、前后都有功能词和无功能词环境四种。考察的功能词环境包括指示词(如“这、那”)、助词(如“的”)、语气词(如“了、啊”)、量词(如“个”)、某些类似功能词的副词(如“就、才、还”)、方位词(如“里”)、介词(如“在”)和助动词(如“能、要”)等。发现汉语名词和动词与功能词前后同时使用的情况很少,如果前或后单侧使用功能词,动词与功能词出现的情况比名词多,动词的前后位置出现功能词的几率都比名词大。分析结果用于语料设计中负载句的挑选。 然后,选用无意义两音节词作为目标词。这样可以排除词频、音系和句法结构对韵律方面的影响。表1是我们采用的4对同音异形目标词,考虑了普通话有各种声调特征变化如阴平(HH),阳平(LH),去声(HL)等。 汉语的一个音节往往就是一个词,因此在构造无意义两字词的时候我们借用单音节动词和名词的形式来构造两音节动词和名词,使这些人造的动词和名词貌似动词和名词。比如表中“盾街”,就是两个单音节名词“盾”和“街”构成的,而两音节同音动词“炖揭”则是两个单音节动词“炖”和“揭”构成。这样两个词分别由不同的汉字构成但发音一样。 最后,确定负载句。表2给出了我们挑选的3组动词和名词负载句,这些负载句是根据前面对语音库输入语言分析结果,挑出的出现频度较高的常用短语。所以,这些负载句是母亲与婴儿自然交流中常对婴幼儿使用的短语。这两组短语,它们的句法结构不同,但是它们的韵律结构却很相似,每个短语都包含两个两音节韵律词。 表1中无意义的目标词对应放入这些负载句的末尾,一共产生12个名词短语和12个动词短语,比如“我的师灯”、“我也失登”等。加上表1中8个动词和名词,我们一共得到32项实验语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