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释“方”——兼论“方”的工具属性(2)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中国社会科学网 段颖龙 参加讨论

        检视甲骨文、金文的“方”字,上部显然似把柄,下部分出两足,两足长短不一,但都略指向斜下方,金文所描绘的两足还作微曲状。上部的把柄构造较为复杂,似可用以调节下面两足的长短和分开的角度。这种像圆规一样的工具若用于测绘,很可能就是用于丈量土地的“步弓”。步弓在当今农村仍有应用,其把柄略如弓形,两足叉开间距为一步,故称“步弓”。所以,“方”应是指商周时期的“步弓”,“方”的一个异体字作“”,右边便从双弓。“步弓”在周代职方氏手中,应是测量所辖地域边境的周长之用。 
    笔者发现,如果将“方”训作“步弓”,那么某些带有“方”字部件的汉字就可以得到很完美的解释。如“边”的繁体“邊”字和西周金文“卫”的一个带“方”部件的字型:  
    (《七字卫簋》,《金文编》0292·8) 
        边(邊),《玉篇》云:“畔也,边境也。”边为边境,从辶旁,有行走义;从自、从宀,似为高大的建筑;从,则可能是利用步弓测量边境之貌。西周金文中多见“京”一词,为周王畿内的地名,应为周的重要都邑。“”字从从茻,当为在郊野草莽间划定的一个特别行政区。而高大的建筑是一国之内统治者居住的都邑或一座城楼,在一个都邑周边地带用步弓测绘土地,圈定范围,划出边境线,计量土地面积,邊的这些构件所会意的正是职方氏划出邦国疆界的测绘行动。而西周金文“卫”字外部从行,上下两边从止,中间从方,应表示在大道经过的地方划出一块土地,用步弓在边疆测绘并划定界线,使人在划定的界线上来回走动以拱卫这块土地。这也正体现一个邦国或自然聚落所具有的固定疆土和独立性的最显著特征。又,徼,其下部有“方”的形符,其亦有“边境”的义项。故商代甲骨文将商朝统治以外的国家称作“某方”,如“羌方”、“鬼方”、“土方”等。这些方国在商王朝边境以外,位于职方氏所划定区域外的其他方位,故名。于是后世便将“方”引申为“方位”、“方面”、“方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我国古代绘制地图所使用的传统方法是“计里画方”法,“计里画方”即每计边长为一里的面积,便在图版上按一定比例尺画出一个小方格来表示方圆一里。胡邦波更形象地描述“计里画方是在地图上按一定的比例关系绘成方格网, 并以此来控制地图上各要素的方位和距离的一种制图方法”[2],故古代用来表示土地面积,多用“地方”一词,如“地方五千里”。大概职方氏在图版上所画的大大小小的方格全都要依据测绘工具“方”所得出的数据,故测绘工具“方”便引申出“方形”的义项。西晋的裴秀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完整制图理论——“制图六体”,其中的“分率”即指比例尺。由他主编的地图被称为《地形方丈图》,“方丈”便是强调此图是用严格规范了的“计里画方”法丈量土地绘制而成的。据此,“方”的本义为测绘土地的步弓的结论便昭然若揭了。那么,“方”字的“并舟”、“合并”的义素又是如何出现的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