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寻找自己的非虚构写作方向

http://www.newdu.com 2017-11-15 文艺报 陈莉莉 参加讨论

    无须讳言,我更喜欢非虚构作品。从日常阅读到自己的写作都是如此,近两三年来,越发痴迷。从阅读的角度来说,我觉得与年龄和阅历有关系,在复杂纷繁惊心动魄或细水长流日复一日的现实面前,深觉真实的生活远比文艺作品所表现的更精彩更奇异,知道了某件事的确发生过,似乎更觉得动人心弦。而虚构的作品,其魅力在我的阅读习惯中好像变弱了。比如我现在更喜欢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对话录《物质生活》而不是她的小说《情人》,更喜欢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自传《活着是为了讲述》而不是小说《百年孤独》。
    从写作的角度来说,是因为我个人更适合非虚构写作,这与我的职业训练和天性过于实在、笨拙等有关,但我觉得可能更大的问题是因为我不具备虚构的才华。有那么几年,我对自己的写作感到痛苦和沮丧,文学创作好像主要表现的是想象,虚构是必须具备的才华,而我是如此缺乏想象力和联想力。还好,后来我慢慢省悟到,文学这张悬在空中的网,它的四角还是挂在现实生活上的。在真实的生活中,有那么多的美好、温暖展现在我面前,也有那么多的无奈、无措无处藏身,这一切生生不息,周而复始,似乎就是活着的意义。
    我热衷于写那些不起眼的小事,那些平凡的人,那些跟自己息息相关的一切。我曾应本地妇联的要求写过一篇非虚构作品:《一路抓狂——一个妈妈的小升初和中考历程》,他们要出一本类似于《家校教育实操手册》之类的书,向我约稿两万字。因为没有时间去做调查采访之类的工作,我匆匆忙忙写了这样一篇1.6万字的文章,完全是个人经验的,比较粗糙。后来,我把此文发给《朔方》的编辑看,我不知道这篇冗长密实的文字到底是什么,该如何归类。她看了后说,这篇文章从文学性上来说没有你的散文好,但是这个题材很中国、很当下,《朔方》要在纪实栏目下刊发这篇文章。我想,此文完全是我作为一个妈妈的个人经验,如果纯文学刊物要刊发的话,我是不是应该多做一些工作,比如去采访一些家长和老师。编辑说,你这篇作品体现的就是个人的时代经验和时代的个人经验,你就是在以个人经验书写时代的一个方面,你介入事件过程的真切感受是最可贵的,读着让人觉得叙述者近在咫尺,有一种扑面而来的现实感,你是在说给对方听,而并非经过修辞术操作的语言组合,这反倒可能更打动读者。而这种对小人物的生活场景和内心诉求的讲述,勾画出的就是当代中国最真实的图景之一。后来,刊物的公众号也发布了这篇文章,成为该公众号年度赞赏、转发和评论最多的一篇,我收到了很多朋友的私信和电话,凡是家长对我文中写到的一切都深有共鸣。有年轻的妈妈说被我所写的那个小升初和中考的过程快吓死了,有未生育的女子说读罢简直不敢要孩子了,另有远方久不联系的朋友读罢这一篇和我的另一篇关于女性生育、流产之痛的非虚构作品《空月子》,说,没想到这些年你过得这么不易……其实儿子的小升初和中考还算顺利,结果也不错,我不是为了展现苦痛,我甚至已不觉得那些经历有多苦,人生的意义和乐趣不也在这个过程中吗?可是在共鸣的同时每个读者还代入了许多个性的感触。刊物年终的阅读报告上说,这篇文章“大大提升了刊物的可读性,因为刊物现实地观照到了不同层次的读者”——我当时想,这样说的意思是不是说此文拉低了刊物受众层面?因为在同样的平台上,一些非常优秀的作品反倒显得曲高和寡,读者关注度很低——可是我多么希望自己写出的是这样的作品,哪怕只有几个读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