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形态 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形成同自觉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新形态是分不开的。这一系统几乎涉及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和创作问题的所有要素与层面。尤其是它把这一切都放到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审视,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语境中阐发,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系列问题,这就使有关社会主义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职责和使命、目标和任务、原则和要求以及文艺创作该“做什么”与“如何做”的论述,有了新的意涵,大面积地实现了经验性“名称”向规定性“概念”的升华与转化。如果我们将习近平文艺思想中各个概念和观点的“网结”组织起来,通过具体论述,就能看到一个相对完整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形态的雏形与轮廓。 文艺理论创新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在比较中,我们会发现哪些文艺理论更加符合实际,更加“接地气”,更加具有新时代的特点。倘若我们把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作为习近平文艺思想诞生的界碑,那么,毫无疑问,它一经产生就迅速给我国文艺界带来风清气爽、拨正航向的可喜局面。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孤岛式文艺学说相形见绌,那种不把“中国精神”当作社会主义文艺灵魂的观点开始失去人们的信任,那种迷信和一味追随西方学说的做法变得十分尴尬。而此时,实现了对历史逻辑深刻把握和对当前文艺问题敏锐洞察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习近平文艺思想,则表现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习近平文艺思想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形态,它的主要特征至少有这样几点:一是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造性地落实到文艺各个层面,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扩大到文艺工作和文艺创作各个环节,从而使许多文艺课题有了新时代的新鲜感;二是实现了文艺理论从概念演绎到现实逻辑的研究范式转型,实现了文艺理论从引进依赖到主体自信的认知模式转变,将文艺理论研究从长期陷于西方学说的泥淖和迷信中摆脱出来;三是厘清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传统、中国智慧、中国贡献对文艺理论的价值,从理念到规则、从路径到方案、从顶层设计到实施办法,全方位地提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新范本。 马克思曾经说过:“我不主张我们竖起任何教条主义的旗帜。”由于习近平文艺思想是在“中国问题”场域中展现自主的思维能力,以切中文艺现实为根本目标,其回答充满唯物辩证法精神,因此它同教条主义是对立的。可以说,习近平文艺思想超越教科书和学术专著之处,正在于它独特的现实性品格,不仅“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且具有“掌握群众”的能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生动体现,是它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文艺运动纲领和指针的有力保证。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新时代的文艺理论,应该反映时代的精神特质,反映文艺实践的发展要求,反映当代中国文艺运动的现实逻辑,面向中国问题,确立研究的主体性,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把文艺理论的命运同民族复兴的伟业紧密相连,构建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形态。在这方面,习近平文艺思想的榜样力量是巨大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