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王冬梅著《现代汉语动名互转的认知研究》介绍

http://www.newdu.com 2017-11-13 今日语言学 王冬梅 参加讨论

    王冬梅著《现代汉语动名互转的认知研究》于2010年5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基金的资助,并获“李方桂语言学论著奖2010年度优等奖”。
    
    名词和动词是人类语言最重要的两个范畴,二者在功能分布上存在一系列的对立,处于词类连续统的两端,但是又可以相互转化。
    动词向名词方向转化,如:
    骗人——骗子
    领导群众——一位领导
    研究语法——语法研究   
    名词向动词方向转化,如:
    一个坑——坑人
    一张网——网鱼   
    动词和名词之间的这种相互转化就是我们所说的“动名互转”。
    本书从“认知语法”的角度对现代汉语中的动名互转现象进行研究。全书包括理论基础、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 
    理论基础部分简述“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和相关理论,指出前人关于动名互转研究的矛盾和不足,分析了传统的结构主义语法的理论基础和“认知语言学”的不同。 
    正文部分首先详细阐述了本书据以描写和解释动名互转的具体理论框架——一个“概念转喻”的认知模型,“认知框”“激活”和“显著度”是这个认知模型的构成要素;并从“认知语法”的角度定义名词和动词,着重说明了动词和名词在概念上的不对称,并说明动名互转本质上是一种概念转喻。
    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动词名化和名词动化分别进行研究。对动词名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根据上述转喻模型对动词名化中的“转指”现象作了全面的描写和解释。
    第二,考察了动词名化的典型构式“N的V”成立的条件,论证了这一构式的功能是在认知上通过参照点建立与目标体的心理联系,并对“认知框”和“显著度”作了进一步阐述。
    第三,讨论出现在宾语位置上的动词,论证了主要动词的语义和宾语动词的独立性之间存在着共变关系,而动词失去独立性又和动词的名化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从而证明了动词的名化是个程度问题。对名词动化的研究,则先作全面的描写和归纳,再根据转喻模型对描写的现象加以解释。
    最后,本书考察了动名相互转化中的种种不对称现象,通过对语言事实具体分析指出,不对称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动词和名词之间概念上的不对称。
    结语部分总结全书,指出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作者介绍
    王冬梅,1972年1月生,山东临沂人,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语文》编辑部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语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